2022年前三季度,本行财务基本面总体稳健,资产规模实现较快增长,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收入、利润等核心财务指标均取得新进步,实现价值创造能力稳步提升。
3、中国银行
中国银行称,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多措并举全面落实稳经济大盘要求,持续推进以境内商业银行为主体、全球化综合化为两翼的战略发展格局,坚持以科技、绿色、普惠、跨境、消费、财富、供应链和县域等“八大金融”重点领域为着力点,丰富服务实体经济的时代内涵,在促进经济大盘恢复回稳的同时实现自身健康发展。
本行主动对接国家稳经济政策,制定实施支持实体经济的行动方案,出台了8个方面42条支持措施,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显现,贷款总量实现较好增长,三季度末,客户贷款较年初增加1.69万亿元,达17.41万亿元,增长10.78%。持续加大对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提高信贷审批与投放效率,支持受困主体纾困,三季度末,科技金融授信余额超过1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6%以上,绿色信贷增长约36%,普惠贷款增长约35%,民营企业贷款增长约18%,境内制造业贷款增长约18%。
本行积极服务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制定出台支持对外贸易高质量发展、做好跨周期调节稳外贸行动方案,助力稳住外资外贸基本盘。
今年前三季度,本行境内机构办理国际结算业务约2.6万亿美元,市场份额稳居同业首位。积极发挥人民币跨境结算主渠道银行作用,提供全面的产品和服务支持,本行境内机构办理跨境人民币结算超7.6万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继续保持行业领先优势。
展望未来,尽管国内外形势依然复杂严峻,但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本行将坚持国内商业银行业务为集团的主战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益的发展,同时持续巩固全球化经营和综合化服务优势,不断推进区域化管理和集约化经营,持续提升跨境金融服务水平,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促进经济行稳致远贡献金融力量。
4、建设银行
建行称,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监管部门要求,强化大行责任担当,通过完善经营管理机制、成立信贷投放工作专班等举措,聚焦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加大信贷投放,靠前、精准发力,支持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积极成效。
本行信贷规模实现较快增长。截至2022年9月末,本行人民币贷款近20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2.1万亿元,同比多增近人民币5,200亿元。资源配置结构进一步优化。普惠金融贷款近人民币2.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人民币4,200亿元,增幅22%,广泛惠及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涉农客户等普惠金融群体;投向制造业的贷款人民币2.2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5,400亿元,增幅32%,服务经济转型升级和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基础设施行业领域贷款余额人民币5.6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近人民币5,800亿元,支持国家基础设施和民生项目建设;绿色贷款近人民币2.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6,300亿元,增幅32%,助力经济社会低碳转型。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人民币6.5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人民币1,100亿元,有力支持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拟出资人民币300亿元设立住房租赁基金,探索租购并举的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本行坚持全面风险管理理念,持续完善三道防线、母子公司、境内外协同控险机制,加强精细化管理,资产质量保持稳定。2022年前三季度,本行经营业绩符合管理预期,资产回报、资本充足、净息差等核心指标继续保持同业前列。
5、交通银行
交行称,今年前9个月,本公司融资总量超过8,000亿元。其中,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较上年末增加6,444亿元,增幅10.63%,同比多增950亿元;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保持较快增长,增幅均超过境内人民币各项贷款总体增幅。全面服务区域协调发展,前9个月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增量贷款占比超过60%。客户投向上,致力于通过数字化转型加快消费贷款产品创新与迭代,满足个人客户衣食住行医等场景需求,截至9月末,个人消费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