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装市场上,智能门在售后安装和维修方面的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安装智能门的话,消费者需要另行布线的问题,由于传统的防盗门并未使用电源,因此大多数房子并未在门口留有备用电源接口;且由于智能门是防盗门+智能锁一体化设计,所有的零配件均集成在门体之内,如果智能锁有了故障,就要把整个门都换掉,售后费用昂贵。
最后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诚然,智能门的确是传统防盗门必须考虑的一个升级进化方向,但回头看看,智能门锁的普及之路,花了十多年时间依旧是13%的渗透率。目前来说,租房一族数量远远高于有房一族,也就是说换锁的频率是很高的。那售价和安装维护成本更高的智能门,短时间是无法替代防盗门+智能锁的组合的。
智能门针对家居的前装市场,而智能门锁针对后装市场,从用户使用门槛来说,智能门显然更高,市场难度显然更高。并且现在精装房比例越来越高,这也加大了智能门的推广难度。
传统做门或者做智能锁的企业,花费点心思去额外研发一下智能门,问题并不大。但像云鹿一样,只依赖于智能门单项品类而生,而且目前的营销渠道十分有限,最终命运会如何,就很难说了。
智能门对手云集,“新手”云鹿难敌竞争
纵观当下的智能门赛道的角逐才刚刚开始,尽管前景未明朗,但这不妨碍有实力的选手,试图抢先一步占据市场。
除了跨界品牌纷纷入局之外,为智能门而生的菲玛仕早就推出了智能门产品;以及为智能门配套的掌静脉技术解决方案及智能门模组;此外,亚太天能、金点原子、志宇安防等锁具企业也推出了相应的智能门配套方案及产品。
云鹿智能门的所属企业为重庆甲智甲创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企业注册资本仅165.63万人民币,是一家以从事批发业为主的企业。
如今,智能门领域的参与者尽管不算多,但云鹿若想从中分一杯羹首先要找准自己的位置,也即自己在这条产业链中该扮演何种角色。以产品核心的企业,如果跟资本运作的互联网企业展开竞争,难免会陷入价格战的陷阱,云鹿作为后者,很难找到胜出的机会。
目前一些大企业跨界到智能门领域,他们并未自己生产,而是自己研发智能芯片和开发电子系统方案后,剩下的生产部分交由专业的防盗门企业代工。
长远一点看,假如未来智能门行业能够升温,想要在这个市场分一口蛋糕,掌握技术核心才是王道。智能门供应链目前仍然是在智能锁供应链的带动下进行发展的。因此对于云鹿而言,单纯依靠生产只是一种低端生产链,自己研发和设计才是产业链接更有力的发展。
如美心集团,德盾、王力等,已经开始加大生产制造的投入,投资建厂。日前,重庆美心集团举办了“美心春风智能门”项目的开工仪式,项目金额高达40亿元。此前,美心集团在2021年就拿下了与雄安新区已完成25万樘门的合作,今年雄安新区再增加了10%的订单量。
今年8月,王力安防在总部发布了爱感全屋智能家居品牌战略。两个月前,王力安防曾召开发布会,宣布爱感品牌的诞生,推出了一系列的智能单品,比如智能锁、智能门、智能保险柜等。今年2月,王力安防还正式登陆A股主板市场,成为防盗门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
以上这些企业,均是早已在门业有所建树的。而云鹿作为新手,同时还是互联网企业,走的是资本路线,靠概念吸引风投,靠营销攻略市场。以包装出的概念打造单品,显然有些冲着“快钱”、过于急功近利之感,长远来看,或许并不利于云鹿自身的发展。
再来看智能锁的市场,智能锁在2018年下半年开启第一波价格战,经过四年的洗礼,行业洗牌整顿加剧。在智能锁都在内卷的情形下,智能门的日子会好吗?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智能门属于家装的一部分,强调量身定制,还要提供入户安装服务。这也决定了智能门品牌的落地点必须在铺设在线下渠道。
云鹿曾对外表示,除进驻主流电商平台外,计划在2023年发展100个城市线下经销商、500个销售网点。智能门行业未成熟就入市,这显然是一条流程更重、周期更长的发展路线。其前期风险之大,或许也是云鹿需要仔细衡量的。
结语
整体来看,智能门是一个新的趋势。不过,更多地传统防盗门企业进军智能门领域,也是大概率事件。而智能门未来如何,还要经过市场检验。但可以确定的是,智能门行业不会停留在单品竞争阶段,云鹿如果仅仅停留在智能门单品层面,恐怕也将面临被挤压出局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