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出圈的天气节目,大都是靠着播报之外的元素吸引眼球,也正好证明了一板一眼的天气介绍正是缺少了能点化食材的佐料。只不过空出来的这口味道,并不一定需要天气播报之外的福利或者意外来填充。
美国的The Weather Channel就用虚幻引擎证明了,就算只有天气预报,也能非常好看。
2
在Weather Channel的官方账号里,播放量上百万的视频非常多。其中的大部分视频如果只看缩略图,很难相信这只是个天气预报节目。
同样是使用了绿幕和电脑成像,他们这些视频里的画面,却和全世界其他天气预报节目都不是一个画风。
天气不再是一个单词和数字的组合,不管天气怎样、反映到室外环境上又会如何,都有更直观的画面呈现给看预报的观众。
就算发生了极端天气,他们也能“身临其境”地从“第一现场”发回播报,不论是龙卷风、山火、还是洪涝灾害都面不改色。让观众尽可能直观地感受到人类视角下,这些自然灾害的体量大小,我们可能身处的环境和可能遇到的问题。
除了用虚幻引擎制作出这些天气和环境,他们还会计算并模拟出更多数据,用实例代替一句“请谨慎出行”告诉观众此时出门可能遇上的问题。
例如在一场风暴的播报和讲解中,主持人站在了一处主干道路中央。用4座汽车模型行驶中的侧向漂移,告诉了观众这时候开车出门并不安全。并且详细描述了这种风力下,路面上可能出现哪些夹杂在风暴中的飞行物,用半截路障等于1G炸药的威力,劝那些还想着出门的观众乖乖躲在家中。
在一些环境更丰富、更像游戏的场景里,主持人的出场就像走在游戏中一般。只不过他不用满世界到处跑,而是站在原地播报天气状况。
在城市大暴雨的天气讲解里,水位的变化要比大风来得更直观。什么时候水位会上涨多少,有主持人这个天然的参考坐标在,即使不了解数据的观众也能清楚地明白,什么时候不能驾车出行,什么时候需要及时离开位于一楼的住所避难。
就算主持人待在“更普通”的演播间里,他们也能整出新活,让这场天气预报来得更加生动和直观。比如为了展现风暴的破坏力,将它肆虐扫荡后的建筑残骸搬进直播间。
又或者,从天而降一根被吹倒的电线杆或一辆破败不堪的汽车,让天气预报的主持人也能展现展现自己的演戏才能。
如果按照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即便这些场景里很多模型还不够精细、渲染得也和大作游戏没法比,可放到这些实地应用中,也已经有了十分不错的效果。但其实这些画面,其实都来自他们三四年前的节目内容。
经过几年时间的技术积累,他们早已经把虚幻引擎和MR(混合现实)玩得更加炉火纯青。
3
在很多年前,The Weather Channel其实也和其他天气预报一样,同样是一名主持一块绿布走天下。这些年里随着技术的进步,他们也曾尝试过把3D动画加入到节目中,但因为制作费时费力并没成为他们的固定内容。
他们9年前的节目画面
在美国,天气预报节目里并不只有播报。除了最基础的天气播报,还会请来专家分析天气的走势,当做一个人们关心的话题来聊。
特别是当遇到灾害气象时,相关频道都会将其打造成一个由系列报道构成的专题节目。除了播报和嘉宾分析,还会给观众科普这些极端天气的基本知识和注意事项。
所以自2018年起,Weather Channel就和一个名为The Future Group的团队展开合作,针对这些气象灾害里的分析和科普,让观众更生动直观地了解到极端天气下应该怎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