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十几年后,随着西安旅游业的日益发达,游客的范围也逐渐扩大,原本极具文化特色的卫生间标识,就有了更多创意和思考。
对公共建筑、大型景区来说,包含卫生间在内的导视系统设计,往往基于所处空间和主题风格进行调整,既要能被快速辨识、满足大众使用,又要具备积极的社会意义。
如今的大雁塔北广场西侧卫生间
兴庆宫公园卫生间
比如大雁塔、大唐芙蓉园、兴庆宫公园这类客流量较大的场所,其卫生间设计往往会贴合场地风格,空间都较大,可以同时满足不同人群、不同年龄段的使用需求。
比如大雁塔-大慈恩寺遗址公园板块,其卫生间大多采用标志性红色仿古建筑,而兴庆宫公园则偏向于深棕色、象牙白和金属构件的拼接,与修葺一新的兴庆宫公园相吻合。
大唐芙蓉园中的卫生间
唐城墙遗址公园卫生间
小雁塔遗址公园卫生间
渼陂湖卫生间
同样,唐城墙遗址公园曲江段、香积寺、荐福寺-小雁塔文化公园和渼陂湖等市郊著名地标,其卫生间造型同样别致,甚至成为景区游览过程中的意外亮点,融汇古今。
而纵观西安城墙内,尤其是钟楼商圈,很难有专门规划的卫生间用地和新建筑,所以这一片的卫生间分布往往是小且密,采用了更多线条简约、信息明确、言简意赅的导视牌和洗手间标识。
这或许是一种“逆流”,但确实有其存在的必要,毕竟现代和古韵的对撞,可以通过其他环节来完成。
沣西新城公共卫生间(左)和香积寺“解忧所”(右)
钟楼卫生间指引标识
另外,作为承载较大客流量的地铁站,也是卫生间使用的高频场所。西安除了保证站内卫生间的配给,还在标识设计上尽量从简,让标识回归本来含义,方便乘客辨识和使用。并且在站内墙面上用较大面积的彩色标识来标注卫生间方位,为乘客提供更清晰的指引。
西安地铁站内卫生间
唐城墙遗址公园西段的“咖啡馆+卫生间”
值得一提的是,西安街头甚至出现了“咖啡馆+卫生间”的意外结合,两个本不应该出现在一起的物种却巧妙的结合在一起,让“来去匆匆”和“悠闲午后”的生活场景意外融合,带来了更多新奇的感受。
一份人文关怀的寄托
其实不难看出,一个小小的卫生间标识,背后所体现的,并不只是设计师的美学考虑,更是城市生活中一份人文关怀的体现。
西安各个场所对于卫生间的不同设计,同样是在传递这一份由设计者、商业体以及城市带来的温暖。而卫生间之中,类似于母婴室这类较为“私密”的场所,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西咸万象城母婴室
浐灞凯德母婴室
新长安国际妇产医院亲子卫生间
比如西咸万象城的母婴室,标识虽然是由简单的线条组成,但整体色调和暖光灯的搭配,可以带来使用者心情的放松;再比如浐灞凯德广场中的母婴室,则是在内部装饰上采用更多幼儿元素,从孩子角度出发,为使用妈妈带来便利。
细节处的用心,往往更能给使用者带来心灵上的感触。原研哉在《设计中的设计》一书中提到,他为梅田妇产医院提供设计时,采用可拆卸清洗白布来设计所有标识。一方面传达柔软的空间感,另一方面给产妇带来心理暗示:连很容易就变脏的白布都很干净时,整体医院也会是干净、整洁的。使产妇感到安心,从而缓解其分娩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