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居家生活

立冬节气的特点和风俗 关于立冬的气候今日立冬:有何气候特点?立冬有哪些传统习俗?

今天是11月7日,是‘立冬’,二十四节气中第十九个节气,也是冬季第一个节气。‘立,建始也’,民间习惯上把这立冬这天作为冬季之始。那么立冬有何气候特点?立冬有哪些传统习俗?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冬-摄图网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一、今日立冬:有何气候特点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冬时节,太阳逐渐向南回归线移动,我们所处的北半球获得太阳的辐射量因此也越来越少,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与此同时,随着冷空气的加强,气温下降的趋势也加快,北方诸多地区在10月已经大雪纷飞,南方也即将迈入寒冬。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中国古代将立冬分为三候:一候水始冰,立冬后黄河、淮海一带的气温变低,水面上开始结冰;二候地始冻,秦岭—淮河线以北的地区开始变得寒冷,地面上出现冻土现象;三候雉人大水为蜃,雉指野鸡一类的大鸟,蜃为大蛤,意思是立冬后野鸡一类的大鸟便不多见了,而海边却可以看到与野鸡的线条及颜色相似的大蛤,所以古人认为雉到立冬后便变成大蛤了。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冬-摄图网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二、立冬有哪些传统习俗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1.贺冬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即有此俗,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如今我国许多地方庆祝立冬的方式有了创新,如办冬学、拜师活动都在冬季举行。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2.补冬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冬日,人们杀鸡宰羊或是以其他营养品进补,称为‘补冬’。俗话说‘立冬补冬,补嘴空’,意思是嘴馋了,该吃点好东西了。人们食用一些驱寒的食物补充热量、充实元气,为抵御严寒做好准备。北京人在立冬喜欢吃荞面;潮汕人讲究立冬日吃甘蔗,俗信以为可以保护牙齿;汕头一带在立冬日吃莲子、蘑菇、板栗、虾仁、红萝卜做成的炒香饭;无锡人在立冬这天流行吃团子。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3.吃饺子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吃饺子这一习俗来源于‘交子之时’的说法,饺子谐音‘交子’,意指立冬是秋冬季节之交。还有一种说法是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会受冻。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4.扫疥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扫疥指用香草等煎汤沐浴。旧时因条件限制,人们在冬日里洗澡不那么勤,疥虫、跳蚤等容易繁殖,引起皮肤病,因此立冬日清洁身体、保持皮肤健康的‘扫疥’习俗就显得非常必要了。南宋周密《武林旧事》记载,立冬日,人们用各色香草伴着菊花、金银花泡水沐浴。民国初年的《沪谚外编》也记载了立冬日用菊花、金银花、香草煎汤沐浴扫疥的习俗。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立冬-摄图网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总得来说,立冬后意味着天气也将更加寒冷了,各位朋友们要提前备好衣物,抵御寒冬。KBN拜客生活常识网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