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前的火热光景现在看来更像是那一代少年儿童的狂欢。
编者按:一代玩家有一代玩家的回忆。在游研社App,时常有玩家聊起他们童年中的街机厅、红白机、魔兽点卡,不过这一回,一名95后社友带来了她不太一样的童年:上百张儿童页游充值卡收藏,以及大量周边。这未必是所有玩家的共同记忆,却也见证了早年儿童页游的流行,在社区里引起了不少讨论。
儿童页游,放到现在是个略显尴尬的存在。年龄大点的玩家可能不了解,只能说听说过赛尔号、摩尔庄园、奥比岛这些游戏曾经很火;年龄更小点的玩家可能看不上。十年前的火热光景现在看来更像是那一代少年儿童的狂欢。
但无论游戏本身有多少争议,Flash没落之后有多冷清,都改变不了它们撑起了我几乎整个童年的事实,直到现在也还是会偶尔折腾一下软件回去看看。
因为看到社里很多朋友在分享儿时在街机厅的故事、玩红白机的故事,羡慕之余,我也很想分享一下我的儿童页游收藏。但苦于不知道有多少社友能有共鸣,分享计划就一直搁置了。
直到前几天,无意中看到藏在抽屉里的一沓“多多卡”,突然来了兴致,一通翻找。多年下来,各种充值卡和周边虽有丢失,却也因为量够大,留下来不少,加起来能有百来张。
多多卡是《奥比岛》的充值卡
米米卡是淘米网络《赛尔号》《摩尔庄园》的充值卡
有流行于小学对面文具店的大摩尔塑料玩偶。
有可能曾经流行过,印象中上过电视台广告的精灵激撞炮。
有页游大电影的预告书,书的质量甚至比电影还要好上一点。
有高中在路边文具店偶遇的梦龙游戏机,这台小掌机现在还能开机游玩。
评论区里,社友 嗷呜呜呜嗷呜呜呜嗷 晒出了记者摩尔玩具,它跟我的艾尔警官同属一个系列。
而社友 QWQ,free时间 和 离散文学与古典数学 则是想起了当年深爱过的《约瑟传说》,必须现实中晴天中午打的BOSS和带感的音效、大招,给他们留下了深刻印象。顺带一提,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儿童页游之一。
我回想起一场发生在2021年的页游复刻活动记录。停更多年,一度被雪藏IP的《摩尔庄园》页游早已不复当年辉煌,早已关闭充值入口的现版本仅仅是能玩的程度,大量的bug无处不透露着它的年久失修。
在这种连任务驱动型活动都做不到的情况下,活动负责人硬是凭着剩余的活动素材,在一些热心玩家的帮助下,复刻了12年前的“黑森林-红龙之战”活动。活动引导的每一句话,都是“NPC”们手动发送的聊天气泡;活动中的提示框和角色贴图等,甚至可以看着一路拖放到它们该出现的位置。
在这样的条件下,活动分4个晚上办了8场,因为流程几乎纯人工,每一场都有不一样的惊喜。
甚至还能有“导致签到奖励没了”之类的Meta元素
在社友们的评论鼓舞下,我也顺势分享了一下2014年去淘米广州参加玩家见面会的经历。
这场见面会在互联网留下的痕迹很少,我手上仅剩的资料也不多。那年是《赛尔号》黑暗时代的前一年,看着存了8年的历史邮件,会场里粉丝高呼“再陪淘米60年”的场景恍若昨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