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让山里的孩子一个都不能掉队”,这是云南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张桂梅长期以来的愿望。张桂梅作为代表出席了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6日参加这个大会,我是含着眼泪听完的。每字每句我都在看着,都在听着,尤其是教育的部分,办人民满意的学校。这十年来,我们的党和我们的政府都奋尽全力让孩子们读书,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
她说“只要我能够在一天,我就决心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我一定竭尽全力去做到,也竭尽全力按照这个报告提出来的目标去努力,让山里的孩子们跟城里的孩子们一样地享受教育,培养出真正的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
世界以痛吻我,我却报之以歌
1974年10月的一天,17岁的张桂梅跟随姐姐从遥远的北方来到云南省中甸县,次年12月,张桂梅成为中甸县林业局的工作人员。后来,她考入丽江教育学院(现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毕业后张桂梅在林业系统做一线行政,并且经人介绍认识了丈夫。婚后,张桂梅随丈夫来到大理白族自治州的林业子弟学校(今喜洲一中)任教,丈夫出任校长。开启了她与教育的缘分。
1995年,丈夫身体不适,查出胃癌,此时他们结婚不过六七年。为给丈夫治病,家里所有 的钱都被用光了,但仍未换回丈夫的性命。丈夫走后,张桂梅为了避免触景生情,申请调到丽江市华坪县民族中学,逃离这个地方。然而命运多舛,生活似乎不打算放过这个少年丧母,青年丧父,中年丧夫的女人。1997年4月,张桂梅又被查出患有子宫瘤。之前为了给丈夫治病,夫妻二人的积蓄早已花光,自己又到处资助学生上学,此时已经没有钱为自己治病了。可是县长的一句话让她流泪了:“张老师,你别怕,你别看我们再穷,我们也要救活你。”
2001年,张桂梅兼任新建的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的院长。此后,她除了上课,还要照顾这些幼小的孤儿。2002年,为了阻止贫困的代际传递,她决定创办免费学校,为云南丽江大山里的孩子们搏一条路。从此她开始四处奔走,2007年,当选人大代表的张桂梅到北京开会,她把办一个免费女子中学的想法告诉了一个记者,于是有了《我有一个梦想》这篇报道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次年,在省、市、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社会各界的爱心捐助下,学校建成。
她用亲身践行着有教无类
“女孩子受教育,她可以改变三代人的。”华坪女高不收学费,不设门槛,学生基础条件差到甚至要从小学课程补起。张桂梅吸引了一批和她一样甘于奉献的共产党员,他们无私奉献,点燃自己照亮大山姑娘走出贫穷的路。张桂梅表示“燃灯校长”并非她一个人,是我们党和政府以及全体乡村教师,还有社会各界力量。
她用贴满膏药的手,拉住每个不想掉队的大山姑娘。经常有女孩上到一半辍学了,有的被叫回去干农活、打工,有的是父母收了彩礼,就让孩子辍学结婚。为了将这些孩子留在课堂,10多年来,她家访的足迹遍布丽江市,行程超过11万公里。她对家长说:“有什么困难你对我说,不要影响孩子学习。没有米了,我给你送米,没有衣服,我给你送衣服,没有被子,我给你送被子。”
“征途漫漫,惟有奋斗。只要还有一口气,我就要站在讲台上,倾尽全力、奉献所有,九死亦无悔!”
向前跑,别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