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不想费脑子的父母,就选择了最简单粗暴的方式,反正他们都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是为孩子好。
03
这个世界上,唯有以父母名义对孩子进行的虐待,有个冠冕堂皇且高大上的理由,那就是爱。
试想一下,如果是保姆薅5个月孩子的头发,是幼儿园老师把2岁孩子留在外边,对不想回教室的孩子拳打脚踢,早就成为全民罪人,直接被带到警察局了。
可为什么旁人看着都胆战心惊的带娃方式,当事父母却乐此不疲呢?
心理学家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提出,人在童年时的不愉快经验,会形成3种生活态度。
第一种,他会寻求改变,想通过努力改变这种糟糕的环境,确保孩子不再经历这些不愉快。
这是很多人会有的心态,自己受过的苦,不想让最爱的人再受一遍。
可有时候在积极的心态下,也会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黑暗的角落。
第二种,他会觉得我童年遭遇了不幸,所以我做什么都是对的。
他们会把一切问题都归咎到别人身上,不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包括对待自己的孩子。
就算他“虐待”了孩子,那也是因为孩子太过分了,他也没办法。
第三种,他会觉得生活不公平,既然我遭受了这些苦难,为什么你就不能吃苦?
“我小时候饭都吃不饱,你现在吃香的喝辣的,还有什么不满足?”
在年轻父母的成长经历里,小时候的他可能被父母粗暴对待过,让他独自面对黑暗,面对他认为艰难的困境。
当他做了父母,他就把父母对他的模式套用在孩子身上,也许是报复父母,也许单纯就觉得孩子就该这样养。
总之,他们把自己受过的苦,又转嫁给了孩子。
有时候看到那些带孩子带到热搜的父母,我就特别想知道,他们的童年是什么样子?
他们对待孩子的方式,是不是跟自己曾经的经历有关?
我特别喜欢《被讨厌的勇气》里一句话,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
过去的经历是无法重来的,如何看待这段经历,用什么样的态度生活才是关键。
哪怕你童年曾经受过伤,也希望能像阿德勒描述的第一种生活态度一样,自己受过的苦,不要让孩子再受一遍了。
嫌养孩子麻烦的,不想好好养孩子的,干脆就别养!
最后,希望带孩子带上热搜的极端案例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