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州历史遗迹大全,梧州历史遗迹大全图片,梧州历史遗迹大全介绍,梧州历史遗迹大全图,梧州市历史古迹
炳蔚塔
炳蔚塔位于西江南岸的铁顶角山巅,建于清道光四年(1824年),青砖结构,塔身呈六角形,高7层,34米。每层塔檐筑莲花图案浮雕,十分壮观。首层有清代梧州知事袁渭栓刻的“文峦耸秀”,二层碑额“炳蔚塔”(已遗失)3字,为清代状元广西运使陈继昌书刻。
苍梧粤东会馆
苍梧粤东会馆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苍梧县县城,距梧州市区12公里。是广西现存的年代最古老的粤东会馆。根据清乾隆五十三年《重修粤东会馆碑记》记载,粤东人所经营的百货杂物进入广西以后,就以龙圩为集散地,粤东生意人亦多驻于此。故很早的时候这里便有了粤东人所兴建的关夫子祠,以供粤东生意人聚拜。康熙五十三年,“更祠为会馆”。到了乾隆五十三年,粤东会馆进行过一次大规模的维修扩建工程。“拓旧基辟新局”,形成了今天我们所看见的建筑规模。现存建筑用料考究,砖木石雕结合,雕刻工细,灰塑绘画精美艳丽。对研究广西和广东地区的建筑艺术,研究两广地区明清交接时期建筑风格的变化,研究苍梧的历史和当时的商业贸易等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苍梧粤东会馆总占地面积537平方米,建筑面积459平方米,是原来粤东会馆建筑的主体部分——山门、关夫子殿和天后宫。原来两侧的会馆馆舍,已经在文革后其拆毁了。现今中殿和后殿的塑像仍存,香火鼎盛,是一处名闻两广的古迹。
道家村
道家村位于广西藤县南端的象棋镇北流河边,距县城61公里、梧州市区120公里,容县至藤县二级路可到达。道家村为古代水路的驿站,为窦家司驻地,商贸往来甚广,村庄处于北流河与思罗河的交汇处,山环水绕,翠竹成林。丹霞地貌形成众多景点,是广西丹霞地貌与水结合最好的地方。分石表山、姜冲湖、大河冲、两河、福隆庄及古建筑景区之一。有古码头、榕树、古戏台、四知堂、石表山、覆船洲、铜钟石、望江亭等景点。
戎圩古镇(龙圩镇)
苍梧县位于广西东部,浔桂两江汇合地区,环抱桂东中心城市梧州市,“瑶连五岭,总纳三江”,素有“广西水上门户”之称,全县辖17个镇、243个行政村,土地面积4273平方公里。2001年末总人口66.5万人,有耕地3万公顷,林地34万公顷。隋开皇三年(583年),广信县更名苍梧县。同年撤宁新县并入苍梧县。十九年遂城县改名戎城县。苍梧县气候温和,全县森林蓄积量945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74.3%,是全国科技兴林示范县和八大产脂县之一;境内大小河流107条,集雨面积4000平方公里。可开发水利资源15.6万千瓦,现有发电装机容量2.1万千瓦,为全国初级电气化县;爽岛民族风情旅游区、李济深故居和粤东会馆是桂东南的主要旅游景点;“古凤荔枝”、“沙头迟熟荔枝”、“倒水早熟沙田柚”闻名遐迩、“六堡茶”驰名中外。
藤县龙母庙
藤县龙母庙是西江流域与广东悦城龙母庙、广西梧州龙母庙(龙母太庙)并名的庙宇。位于广西藤县西江大桥下的胜西村,经南宁至梧州二级路到县城可到达。是传说古代西江流域的保护神龙母的出生地。北宋《太平寰宇记》曾对藤县龙母庙位置作了记述。毁于“文化大革命”,1994年民间重修,现有龙母庙印章、蛇身狮面神兽一尊、莲花柱墩,以及雕刻有“龙母娘娘”字体香炉等文物。藤县是西江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与西江流域以至东南亚群众信奉的龙母及龙母传说有关的豢龙潭、龙颈、回龙洲、龙潭峡、龙湾、龙巷露台、石龙、龙巷村,历代《藤县志》均有记载。每年农历初一“龙母诞”和八月初五“龙母得道诞”,信众都到龙母庙举行仪式祭拜。“龙母诞”前夜,藤县民间会选派四名净身的良家妇女至龙母成长地的广东德庆悦城龙母庙,为龙母更衣淋浴,仪式神秘。当地群众敬仰龙母“利泽天下”,有功于国,有德于民的“龙德母仪”。
英国领事署旧址
英国领事署旧址位于梧州市白鹤山上河滨公园内,是梧州市区著名的清代文物旅游景点和游览胜地。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1897年,梧州府被辟为通商口岸,英国仅以“二十四千铜钱的地价”买下白鹤山三个山头,在山上建立领事署。1925年夏,广州沙基惨案发生,梧州学生在英国领事署前举行声势浩大的示威活动,所有在英领署工作的华人全都辞职,英国驻梧领事被迫坐军舰退回香港,再没有回来。领事署没有人管理,一天天的荒芜起来。1928年底,广西省府主席黄绍竑在广州同英国驻广州总领事毕约翰达成协议,英国索回房屋建筑费2.5万港元,将领事署交回广西。1932年,领事署旁竖有“还我河山”石碑,叙述梧州人民反帝斗争驱逐英领事人员和购回领事署建筑、建立河滨公园的经过。领事署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砖木结构,四边有走廊相通,前门有7条砖柱,从大门进去有厢房、办公室、住所等,屋面为琉璃瓦,建筑形式兼有中西方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