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中华麋鹿园游玩攻略
中华麋鹿园是全国唯一、中国仅有的以麋鹿文化为主题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大丰东南端,东连黄海,南与东台市交界,是保护完好的半原始湿地,面积4万亩,是世界上第一个、也是面积最大、种群数量最多的野生麋鹿园。该园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科普教育、科研保护于一体,在这片广袤无垠、壮观美丽的净土上生存着近2000种野生动植物,蓝天如碧、空气清新、珍禽翔集、异兽奔腾,构成了一个原始古朴、奇异斑斓的大自然景观。被列入国际重要湿地的中华麋鹿园以其旅游资源的世界性、独特性和神秘性吸引着来自五湖四海的宾朋。
一、首先进入景区入口
景区的大门,古色古香,色调新颖,号称大丰滩涂“第一门”,门上“中华麋鹿园”五个大字虬劲有力,是由我国民主党派著名人士费孝通先生亲笔题写的。
二、然后经过麋鹿群雕
进入景区后一直往前走,正前方的就是麋鹿群雕。圆盘直径达30米,中央是拟人化的麋鹿一家三口,四周分别有马、牛、驴、鹿的塑像,形象地描述了麋鹿“面像马面、角像鹿角、尾像驴尾、蹄像牛蹄”的奇特长像。麋鹿群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麋鹿的体型特征。但是这样一家三口是拟人化的,鹿王事实上是个不称职的父亲,因为小麋鹿出生时它的父亲已不是鹿王,也不和它在一起,陪伴它的是天天给它哺乳的母亲。
三、接着观看麋鹿电教片
麋鹿电教馆里有专门的电教片,在这里大家可以观看由中央电视台在景区花了七费年时间摄制,曾在七套“走遍中国”栏目中播放的专题风光片《归来的麋鹿》。它图文并茂、声情俱丰地介绍了麋鹿的历史、生长过程和生活习性、一年一度非常精彩的鹿王争霸赛以及我们景区的发展历史,让我们对麋鹿有一个理性的认识。
四、进入“金滩鹿鸣”,观看半野生放养的麋鹿
这个区域可以看到名闻遐尔的麋鹿。麋鹿属于鹿科,雄雌非常容易辨别。雄性有角,雌性不长角。麋鹿性情温驯,是一种大型食草动物,已有300多万年的悠久生命历史,是我国特有的世界珍稀动物。麋鹿俗称“四不像”,其奇特的长相也表明它能够适应湿地的生存环境。角似鹿,雄鹿有角,母鹿无角,多为二叉分枝,形状比较整齐,角枝倒置,稳而不倒,这可以作为鉴别是否是麋鹿角枝的一种方法。而且角枝朝后分叉,不会在行走时兜住芦苇和杂草;面似马,秉承了马的忠诚,长脸便于深入到水下探食水草;蹄似牛,前面两瓣之间有象鸭蹼一样的蹄踺膜,便于在松软潮湿的湿地上行走不容易陷下去,而且有助于游泳;尾似驴,尾巴是鹿科动物当中尾巴最长的,尾端下垂到脚踝,保持身体平衡的同时还便于驱赶湿地蚊蝇,所以又称“大尾鹿”。
五、仙人桥
提起中国古典文学名著《封神榜》,大家不会陌生。它是一部描写商周时期第一名相姜子牙助周伐纣的长篇传奇小说。小说中描述姜子牙远赴昆仑山,求教于他的师傅元始天尊。于是,元始天尊赠送了三件宝物给姜子牙,分别是神鞭、杏黄旗和一头麋鹿给姜子牙做坐骑。之后姜子牙抗杏黄旗、挥神鞭并骑上麋鹿直奔战场,敌方战马见到麋鹿就畏惧让步,无力奔跑。姜子牙长驱直入、所向披靡,屡战屡胜,战绩辉煌……从此姜子牙在百姓心目中成为一名超凡脱俗的“仙人”。姜子牙有一嗜好,即喜欢垂钓,据说姜子牙钓鱼的方式很特别:备一支竹竿,缠上麻线,线上不扣鱼钩,也不挂鱼饵,线头离水面三寸,便坐在桥面上,脸孔朝天,双目微闭,专等鱼儿咬“钩”。元始天尊的书童白鹤童子得知姜子牙用如此方式钓鱼,不觉好笑,说:“太公此般垂钓,即便钓上个十年八载,唯恐连水草都钓不上来。”姜子牙却哈哈大笑:“这便是老夫独辟蹊径的钓法,愿者上钩矣!”说也奇怪,不一会儿,姜子牙就钓得大鱼数十条,还钓得螃蟹无数只,最后还钓上了一只硕大的田螺。田螺里没有肉,只是空壳而已,姜子牙便用它来盛酒,谁知当酒装进田螺里,那酒也变得甘醇无比,芳香四溢。之后用它盛水,水也变成玉液琼浆的美酒了。军师和白鹤童子惊诧万分,便向元始天尊禀报此事,原始天尊笑着说:“太公功德盖世,欲已成仙,所到之处祥云高悬,他垂钓的那座桥就叫仙人桥吧!”从此,仙人桥的故事一直被流传至今。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这句歇后语也被收纳在成语字典里。美丽的神话传说令人无比向往,我们眼前的这座仙人桥是否让您的脑海中出现了“仙人”垂钓,无饵无钩,手捧盛满美酒的田螺,便得数条大鱼的场景呢?若您万分羡慕,若您也喜欢垂钓可总钓不到大鱼,在此建议您走上仙人桥沾沾其中的仙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