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品|虎嗅商业消费组
作者|苗正卿
题图|视觉中国
京东正在为冬天“买棉衣”。收购而来的达达、德邦已经成为京东抵御“寒气”的棉衣。
11月18日,京东公布2022年第三季度业绩:季度内,京东实现收入2435亿元,同比增长11.4%;实现经营利润87亿元,同比增长234%。京东零售经营利润率从2021年同期的4%上升为5.2%(不含未分配項目)。在收入和经营利润同比双升的情况下,京东的用户过去十二个月经营活动现金流达到458亿元,同比增长11.7%。
在用户数上,京东在季度内也保持了增长性,过去十二个月年度活跃用户数增长6.5%至5.883亿。
值得注意的是,三季度内京东物流已完成德邦控股的控制权交割,以及在8月达达集团组织架构发生重大调整,京东CEO辛利军接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兼CEO。而本次财报,德邦和达达的业绩均和京东并表。(虎嗅注:达达集团和京东集团直接并表,德邦和京东物流并表,京东物流并表京东集团)
某种意义上,德邦和达达的表现给三季度京东答卷增分。
季度内,达达集团实现收入24亿元,同比增长41%;京东物流在和德邦并表后实现收入357.7亿元,同比增长38.9%。
相比于2021年同期,季度内京东收入增长约277.59亿元。根据德邦快递被收购前的财报数据显示,过去6个季度内,德邦总收入约为461.59亿元,平均单季度收入约为76.9亿元,推算可知第三季度“达达+德邦”为京东带来的收入增长约在100亿元上下——这意味着季度内京东总收入中,约36%左右的增长是通过“收购”实现的。
有分析人士向虎嗅指出,由于消费整体大盘疲软,以及消费者对“非刚需品”消费信心下降,传统电商基本盘的增长性在二三季度放缓。“不同的平台采取了差异化的方法,去提振整体局面,阿里降本、发力云等新业务;京东在发力新业务的同时,通过收购扩大基本盘优势提振业绩。”
但京东尚未彻底摆脱“寒气”:季度内,京东的成本明显上升,营业成本同比上涨10.5%至2073亿元。以及,京东在用户总数上虽然有所增长,但增速缓慢。2022年一季度、二季度,京东过去十二个月年度活跃用户总数分别为:5.805亿、5.808亿。相比于上季度,本季度京东新增用户仅有750万。
京东新全家桶
以电商业务为核心的京东零售,依然是京东收入的支柱。
季度内,京东零售实现收入2119.23亿元,同比增长6.9%,京东零售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为87%,在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为90.5%。从收入结构上,京东的其他业务对集团收入的支撑作用有加强趋势。以及,虽然收入占比降低,京东零售的经营利润率同比增长,从2021年的4%上升为5.1%。
经营利润率提高的诱因,与京东在季度内升级品牌矩阵的动作有关。季度内,FENDI等品牌入驻京东,京东也开设了第一家苹果线下授权店。在更多高客单价产品的出现以及运营效率改善双重作用下,京东零售的整体利润率有所优化。
但一个隐藏的细节是,季度内京东对“3C电子类产品”的依赖度有增加趋势:电子产品及家用电器商品收入占总收入比,从2021年同期的39%上涨为了48.9%。有知情人士曾向虎嗅表示,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京东内部为了“确保3C等传统基本盘领域的竞争优势”,曾有不少动作,三季度内电子产品收入占比提高与这一因素或有直接关系。
在京东零售之外,京东物流继续扮演京东集团第二大收入源。季度内,京东物流收入占集团总收入比从2021年的11.7%上升为14.6%。显然,京东物流对集团的支撑性在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季度内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从二季度的“六成”上涨为了“七成”,与此同时外部客户收入同比增速大幅度提高,季度内同比增速高达67.8%,而上一季度该增速为27.7%。
有资深物流业人士向虎嗅表示,三季度京东物流在外部客户增长性上之所以有较好的表现,和整合德邦密不可分。“德邦的客户、仓储资源、网络对京东物流是关键补充。”
和京东零售、京东物流收入同比增长不同,季度内京东新业务收入呈现出同比下降趋势,从2021年的57.3亿元下降 12.7%至49.97亿元。
但在收入同步下降时,新业务的亏损情况出现了明显改观。2021年同期,京东新业务亏损额为20.73亿元,而本季度京东新业务盈利2.7亿元。有相关人士向虎嗅透露,经过二三季度新业务的架构改变、业务线调整,一些亏损情况严重的项目被暂停,部分冗余人员被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