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商价格战的真正目的与危害
电子商务平台也像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除了最大的阿里系以外,京东、苏宁易购、亚马逊、当当网等电子商务平台都开始争夺这块甜美的蛋糕。有利益就有竞争,就在前不久,电商平台上就发生了一场声势浩大的价格战。
首先谈谈价格战的危害:让我们抛开电子商务的背景,单单的从价格战的角度出发,有点经济学知识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价格战是商家之间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而竞相压低自己商品的价格的一种行为,属于一种低价倾销行为,很容易导致恶性的市场竞争。商品的价格是以其价值为基础确定的,而恶性的竞相降价会使商品的价格大幅度的偏离其内在价值,从表面上看低廉的价格似乎对消费者是有利的,但是从市场的整体角度看,这将导致商家及上游的生产企业无法完成正常的资金链循环,最终将危害到整条产业链,破坏市场的正常秩序,对消费者必然也会造成极大伤害。
其实电商平台之间的价格战已经不止是一次两次了,各大平台推出各类优惠活动一直都是在与其他的平台进行价格的斗争,希望通过价格战将竞争对手拖垮,自己独享电子商务这块甜美的蛋糕。或许有人会提出疑问,商家们以消减自己利润的方式占有市场值得吗?而这恰恰这场网络价格战的精髓之处,让我们来仔细分析一下这次价格大战,其实不难发现这场声势浩大的大战,可谓是雷声大雨点小。各大电商平台虽然相继宣布自己的商品价格肯定低于其他的平台,不然就会做出相应的降价。
从表面上看,这势必会引起恶性的市场竞争,不出三天,各个电商平台上的商品价格都会降到0元,那就别说是保本了,赔本都会赔的倾家荡产。俗话说的好无商不奸,难道各大电商平台的商家会愚蠢到以自己企业的性命开玩笑吗,显然不可能。而之后的情况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想,各大商家的大家电价格虽然都有一定的降价,但是降价幅度很有限,基本就在原价的几百元左右浮动。
所以这次价格大战其实并不是传统的两败俱伤的价格战,而是商家精心策划的一个营销策略,商家以降价让利为由,并通过与竞争对手相互挑衅进行炒作,引起社会的轰动,为自己的品牌做宣传。
再让我们来看看这次价格战中的另一个得益者,阿里。淘宝、天猫等电商平台这一次并没有主动出击,而是派出了小弟一淘曾侧面战场迎战。这又是为什么呢?原因其实不难分析,天猫、淘宝在家电尤其是大家电领域实力不足,集中于家电领域的价格战,阿里巴巴不具有足够的地位和话语权,参加正面战争毫无胜算。这是其避免正面战争、选择侧面迎战的主要原因。
我们意识到现在的电商大战已经不同于以往的传统商家之间的战争。无论是直接参加的正面战场的京东、苏宁、国美也好,还是在侧面战场打击对手的阿里,都将价格战与自己的利益结合在一起,形成最有利于自己的营销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