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生活 > 居家生活

大学语文创新教学初探

常驻编辑 居家生活 2022-11-19

  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创新教育新途径,是当今教育界一热门话题。在此,笔者想结合自己在大学语文教学中的体会浅谈一、二,不足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OBq拜客生活常识网

  首先,教师必须打破旧观念、旧模式,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在以往的教学中,虽然我们都在努力地使用启发、诱导等方法,但是效果总是差强人意。而今我们应如何突破旧禁锢,走出新路子呢?笔者认为:一要从教师自身做起,充分认识创新教育的必要性和急迫性,只有这样我们才有可能勇于创新、敢于创新。二要敢于承认自己是创新教育中的新兵,努力钻研,积极学习,不断充实自己的大脑,边实践边 总结 ,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有能力去创新。三要广开视野,更新知识,博纳求新。OBq拜客生活常识网

  其次,创新教育必须善于建立民主课堂,使学生敢想、敢问。实施创新教育,应充分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理性的奴性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为根本,从学生心灵深处挖掘创新潜能,培养创新意识,激发创新精神。活跃课堂教学,创建多向互动的创新式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得到延伸、 发展 。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而教学不应只强调学生要掌握什么,而更应鼓励学生去发现点什么,点燃学生创新思维之火,只有这样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真正的从“应试”转为“应世”。目前国内外的教学改革都把重心从“教”转移到“学”,从传授知识转移到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无论是采用暗示法、发现法、自学法、辅导教学法,还是研究性教学法,都注重学生的参与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不仅能学到知识,更能独立获取知识。这就要求在实践中我们不能忽视对学生的研究。OBq拜客生活常识网

  第三、创新教育必须注重培养质疑能力,诱发学生悟性、灵性。有人说的好:学习,如果只在于教会学生“1+1=2”,而不能由1+1联想到其他的东西,那就意味着没有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的课堂教学若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深入探究、发现创新的能力,那就是非常失败的教学。教学中时时渗透质疑法,鼓励学生自由大胆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想象,大胆创新。例如,文学作品的赏析,每次我们都毫无例外的要从写作背景讲起,至于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的认识是较为模糊的,这就直接导致他们对这部分的知识不感兴趣。基于这种现象,教师搞了一次这样的活动:给出这样一句话“河边的树注视着水中的叶”,请大家分析它的寓意,结果得到了好几个答案:表达父母对游子的牵挂与无奈;表达对岁月逝去的无奈与忧伤;树在照镜子孤芳自赏;分手的恋人……最后,教师揭示谜底:这是一句同学毕业留言!同学们恍然大悟,原来它是同学离别之情!在学生们兴奋的议论中,教师抛出问题:为什么我们会偏离作者的原意?“不知道写作背景!”大家异口同声。这时教师趁势告诉他们,其实这就是我们文学作品的魅力所在:不同的人,不同时期,不同心情,阅读同一作品会有不同感受,正所谓: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所以文学欣赏,没有1+1=2的固定答案,我们要敢于质疑,勇于发现。同学们兴奋不已。最后,创新 教育 应实施开放式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布置作业、批改作业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环节。

相关阅读:

暂无相关信息
  • 网站地图 |
  • 声明: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做权威认证,如若验证其真实性,请咨询相关权威专业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