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呼和浩特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详情
11月16日,呼和浩特市举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疫情防控有关情况。
呼和浩特市最新疫情情况
2022年11月15日0时—24时,我市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3例(含3例无症状感染者转为确诊病例),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057例。新增感染者中,1070例从隔离管控人员中检出。当日新增本土确诊病例治愈出院219例,解除医学观察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294例。11月15日,我市70个高风险区降为低风险区,116个低风险区调整为高风险区。调整后,我市共有高风险区1445个。
呼和浩特:重点从“四个方面”强化隔离场所整改,确保管控到位、服务到位
呼和浩特市发生疫情以来,按照国家和自治区防控方案的要求,遵循“影响面小、安全性高”的原则,通过征集符合条件的酒店、公寓,新建方舱等措施,储备了充足的隔离房间,可以满足当前需求。近期,针对群众反映的隔离场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重点从“四个方面”开展了强化整改。
一是强化内部管理。进一步细化完善了隔离场所规范化管理方案、隔离场所工作人员岗位职责规范等制度,加强对内部管理、环境消杀、服务保障等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人文管理、规范管理、安全管理,尽最大努力满足群众需求。
二是强化人员配备。在原有干部配备的基础上,增派191名干部下沉到隔离点,全面进驻开展工作,有效缓解隔离场所人员不足问题。
三是强化物资保障。对全市集中隔离场所消杀、床品等物资储备情况开展全过程摸底,及时进行补充,确保了物资充足保障到位。
四是强化督导督查。整合区、市两级督导组工作力量,成立5个督导组包联旗县区,下沉一线、定点督导,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严肃追责问责。
在广大市民的积极配合下,目前隔离转运工作总体顺畅。隔离转运是落实“四早”要求的重要一环,此前的发布会对及时隔离转运密接人员的必要性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希望大家本着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态度积极配合隔离转运工作,恳请大家多一些耐心、多一些理解,我们也会坚持问题导向,持续改进我们的工作。我们将通过这一系列整改工作,建立管理服务的长效机制,确保管控到位、服务到位。
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感染者,可以降为低风险区 判定密切接触者遵循以下原则
呼和浩特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新型冠状病毒主要传播途径为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在相对密闭的环境中经气溶胶传播。如同单元出现新冠病毒感染者,您即使在家没出过门、也没有与他人共用电梯、步梯的情况,也存在一定暴露感染的风险,特别是同单元同侧居住人员风险较大。
“二十条优化措施”对判定密切接触者的原则没有调整。目前,流调人员的工作依据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第九版中明确以下判定原则:
同居住生活人员;
直接照顾者或提供诊疗、护理服务者;探视病例的医护人员、家属或其他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在同一空间内实施可能会产生气溶胶诊疗活动的医护人员;
在办公室、会议室、车间、班组、宿舍、教室等同一场所有近距离接触的人员;
密闭或通风不良环境下共用卫生间、共乘电梯、共餐(同桌/邻桌/频繁经过)、共同娱乐以及提供餐饮和娱乐服务的人员;
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1米内)人员,包括交通工具上照料护理人员、同行人员(家人、同事、朋友等);
暴露于被病例或无症状感染者污染的环境和物品的人员;
现场调查人员评估认为其他符合密切接触者判定标准的人员。
密切接触者判定时,优先判定和管理与病例接触频繁、持续时间长等感染风险较高的密切接触者,及时开展核酸检测。对于较为复杂的病例活动场所(如餐厅、娱乐场所、超市等密闭空间场所),需结合场所监控录像、消费记录、场所类型、环境状况、通风情况、个人防护情况等综合研判,基于研判结果,可适度扩大密切接触者判定范围。另外,“二十条优化措施”明确,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感染者,可以降低为低风险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