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生后,增加了不少开销,仅凭宝爸一个人上班,家庭经历压力比较大,毕竟家里在供车供房,这让发小很是惆怅。
无奈婆婆与自己的育儿观念差别巨大,把孩子给婆婆带,自己去上班,又怕孩子没带好。所以她在群里问我们,自己该不该为孩子放弃上班,做全职妈妈?
很多人之所以,会在上班和带孩子的选择之间如此纠结,是没有看到全职带娃,其实并非想象中那么完 美。
妈妈全职带娃,也有很多弊端
理论上和想象中,妈妈全职带娃,有N多好处:比如有更多时间陪孩子,与孩子亲密相处,按照依恋理论来说,妈妈可以与孩子建立更亲密的关系,直接成为孩子的重要他人;再比如妈妈按照自己的方式和理论带娃,带出的娃活泼可爱聪明自信,亲子关系亲密美好,母慈子孝。
但现实真的是这样的吗?现实中,全职带娃的妈妈,一个人照顾孩子,会特别忙,光是家务活就够妈妈忙的了,每天洗衣做饭打扫卫生,琐碎忙乱,焦头烂额,妈妈其实很难留出一整块的时间,心无旁骛自由安静陪孩子玩亲子游戏。
如果这么说,不够有场景感,让您感受一个普通妈妈独自带孩子的忙,那么下面一张普通全职妈妈带娃的24小时日常时间安排表,就能让你感同身受。
看了这张表,我们就会知道,全职妈妈一个人带孩子,光是家务活和照料孩子的生活,就耗尽了妈妈一天的心力和时间。
所以,全职妈妈,看似有时间陪孩子,事实上,可能只是待在孩子身边,并没有实现时间自 由,能够真 正意义上高质量陪伴孩子。
现实中,全职妈妈带出来的孩子不一定聪明,甚至特别差,原因在哪里?
我自己是职场妈妈,身边好几个全职妈妈,曾不止一次跟我说过,她们羡慕我有老人帮忙带孩子,让我实现时间自 由出去上班,实现自己的经济自 由,并感叹自己带出来的孩子特别差。
而女儿的班主任也曾跟我们反馈过孩子上幼儿园头两个月的表现,相对于爷爷奶奶带出来的孩子,有些妈妈带出来的孩子,会表现出更严重的分离焦虑现象,需要更长时间适应。
生活中很多人都支持妈妈自己带孩子,并倾向认为妈妈带出来的孩子比较聪明,智商较高,社交能力比较强。
但现实不乏妈妈带出来的孩子,并不见得比其他家庭成员带出来的有优势。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
《黄金时期,0-5岁孩子大脑的发育》一书道出了个中根本原因,因为妈妈 的育儿理念并不一定比其他成员科学。
为此,书中还列举了不少瑞典和美国相关的研究和真实案例佐证,妈妈带出来的孩子与其他人带出来的孩子相比,未必智力和认知水平更高。
书中认为孩子的认知和智力水平高低是和养育者的育儿方式相关,而妈妈 的育儿理念未必就是科学的,所以妈妈全职带出来的孩子未必就更聪明。
此外,全职妈妈在家带孩子,自身的价值比较少难得到体现和认可,若公婆和丈夫不理解,长期照顾孩子的琐碎和冗繁很容易令她们的心态失衡。
一个心态失衡的妈妈,在孩子面前会表现出更多的负面情绪,将负面情绪发泄在孩子身上,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亲子关系。
由此可见,在有婆婆可以帮忙带孩子的情况,不必勉强自己一定要做全职妈妈,大可以放心选择出去上班。
婆婆与自己的育儿理念差距大,怎么调和?
如果婆婆与自己的理念差距大,如何调和?才能实现养娃上班两不误呢?
*抓大放小
每个人成长的时代环境不同,内在的理念和三观,有本质上的差别。婆媳观念不合,是正常现象,需要先接受。
而老年人接受外界的信息和渠道比媳妇有限,他们观念落后,想让他们跟上我们的思路,我们需要接受身边有个“后进生”,对她进行有耐心的帮带。
当婆婆与自己的观念有差别时,我们在坚持原则和底线的情况下,抓大放小,不拘小节,才能在孩子面前减少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