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没什么可怕的!”他大声叫唤着。
可是孩子看上去还是很怕。
“怕什么啊!胆子给我大点!”
可能是看到周边的人都瞧了过来,这位爸爸更加着急了。
“你是来干什么的!不下水怎么游泳啊!”
然后狠狠地拽着孩子的胳膊。
“不!我不!”孩子挣扎着,可最后还是被丢进了水里。
只见水花四溅,然后孩子又哭又咳,呛了不少水。
这时爸爸笑了,然后把孩子一推,“你看,没事啊!”
孩子看上去吓得不轻,一边抹着眼泪一边划着水。
“爸爸都是为了你好!不逼你你永远学不会啊!”
他就是这么肯定,这是爱孩子。
可爱的方式为何不温和一点。
为何不慢一点,先让孩子把脚放进来感受一下。
再抱着他轻轻地放下,紧紧拉着他,让他一点点放开手呢?
如果太着急,虽然帮孩子摆脱了一时的问题。
却有可能在他心理上造成很多新的问题。
4
当你看到面前的男孩有时变得“不可理喻”或者怒气冲冲。
或者变得沉默寡言,心事重重的话。
他们的感觉肯定很糟糕。
有时看到他们倔强又不服软的样子,真的是信心满满吗?
也许他早就陷入了最糟糕的感觉中,只是不知道怎么办而已。
如果亲子沟通不顺畅的话,孩子就会把自己紧紧地包裹着。
很多的家庭里,只有一种对话方式:我说,你听,不要问为什么,因为我是大人!
当孩子质疑或者反对的时候,他们会觉得这是质疑父母的权威,就会压制。
当孩子想说,也许还没说完,就会答复“我知道了,你不要说了。”
然后开始跟孩子念“都是为了你好”这本经。
长此以往,孩子就不愿意向我们敞开心扉。
特别是很多男孩,他们本身语言表达能力较弱。
长期没有得到机会诉说,只会更弱。
帮孩子排解各种糟糕的感觉,还有什么比父母的倾听来的有效呢?
我们只有给男孩倾诉的机会,他才会向我们敞开心扉,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他、帮助他。
在很多家里,孩子回家也许兴冲冲地跟你说
“妈妈,我们班今天有一件很搞笑的……”
“好了,少说点话,赶紧去把作业写了!妈妈忙着呢!”
这样的场景也许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孩子还没说两句话,我们就以这样的方式回绝了。
有时,他们的心情已经很糟糕了。
也许是想跟你诉说一下。
有一位妈妈说,有一次读一年级的儿子在外边怒气冲冲地跑回家。
还把家里的凳子踢倒在地。
她觉得孩子是找骂,可那次忍下来了,想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孩子接着开始说班上那个同学太让人生气了。
那天,妈妈的心情不错,就一直听孩子说。
没想到说完了,什么事都没有一样。
儿子最后还把凳子扶了起来。
她说那天幸好压制住了脾气。
如果对孩子责骂说教的话。
只会相互伤害了。
为什么这个情绪激动的孩子会这样平静下来。
这就是妈妈的功劳了。
因为妈妈的倾听和关注,让孩子把内心的负面情绪全部疏导了出来。
人的情绪总是需要找一个出口的。
压抑久了,就会爆炸。
孩子的很多行为,其实是一种求助信号。
所以,父母要引导孩子进行情绪表达,摆脱那些糟糕的感觉。
还需要接纳孩子的这些情绪,引导他们学会控制情绪。
如果把情绪看做是水,那暴脾气就是洪水巨浪,要控制好。
而当父母的内心能像湖那样接纳孩子的小溪流,那就不会有那么多亲子矛盾了。
而且很多时候,孩子倾诉他的心声,并不一定是想获得什么。
也许他只是需要有人能听他说说心里话。
这时,请做一个耐心的聆听者,给他一份安慰和鼓励。
(本文为鱼爸原创, 图来源网络,公众号转载可联系授权,欢迎个人分享给需要的朋友们。已出版畅销书《刚刚好的养育,如何培养高情商的孩子》、新书《真希望我爸爸读过这本书》热卖中)
支持原创就在文末点赞,赞赏鱼爸,欢迎留言!
您所见到的,也许就是朋友需要的!分享吧
你好,我是“恐龙专家”小小鱼的爸爸,很幸运与你相遇。鱼爸曾是童书编辑,非常喜欢孩子这个神奇的群体,后来离职带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