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高秉烛为什么加入联昉 公子楚收编高秉烛目的揭秘
如今的情形还不明朗,对于武姓之人,高秉烛也不敢打包票,万一到时候就是武攸决,他要怎么面对武思月,不如一开始就不给自己希望,也不给对方希望。
第四,高秉烛的母亲死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为了报仇,他失去了太多太多,如果中途放弃了,那么他前面做的这些东西就白费了,他不甘心。感情对于他来说,没有报仇之前,可有可无,而对于武思月他还只有一点点感情,还不足以让他放弃自己的一切,和她白头偕老。
再说如今的他,身份卑微,还是一个没有靠山随时被人灭杀的人,怎么可能给爱的人幸福,武思月的家人不容许她和他在一起,而他自己也没有脸跟人家姑娘在一起。所以说高秉烛加入联昉,断情绝爱,原因很复杂,不是看到的那么简单,他涉及到几个方面,几方势力。
收编高秉烛,公子楚的动机是什么?
前面说了,加入联昉要断绝七情六欲。啥是“七情”?七情者,喜怒哀乐悲恐惊也;何为“六欲”,眼耳鼻舌身意也。七情是精神层面的感性需求,六欲是感官层面的生理需要。把这十三样东西全给绝了,那人岂不是成了行尸走肉?可高秉烛是这样的人吗?显然不是。连公子楚自己都说,高秉烛心中恨意太深,为了复仇高秉烛可能随时不顾联昉利益,自行其是。
而在与白檀的对话中,公子楚更是说出了“他(高秉烛)心里,有牵挂”的真相。对谁有牵挂?不用我说,您也猜得到,是武思月。一个成年男性,对一个成年女性有牵挂,是什么?别人咱们不好说,但高秉烛对武思月肯定就是爱啊。
这么一来,问题就严重了。高秉烛心中恨意深重、爱根不绝,根本不符合“求职单位”联昉的“用人标准”啊。联昉的“CEO”公子楚为啥还要收编他呢?这其中的动机可以说是相当可疑。
从联昉的用人标准来看,公子楚一般情况下,喜欢用的人都是一心忠于联昉、忠于圣人的。但是,现在的情况是什么?春秋道来势汹汹,大有翻天覆地之势;圣人稳扎稳打,步步紧逼,虽然看似不动声色,却早已有了亮剑的想法。
无论公子楚是好人还是坏人,这种局势都不是一般情况。心中有爱恨,就有弱点,就有被利用的可能,而高秉烛则是很有利用价值的人。所以,此时高秉烛对公子楚来说,绝不是平时下的闲棋冷子,而是决战时刻的险棋,是杀招,是秘密武器,只要瞅准时机,利用高秉烛心中爱或恨,都可能收到奇效。
只不过,这确实是一招险棋。高秉烛是出身不良井的独行侠,他岂是那么好相与的?公子楚若是好人也就罢了,若是反派恐怕这一招就是在玩火自焚啊!搞不好连自己的身家性命也得搭进去。幕后主使或许不止一个人
武思月在讯问五年前春秋道首脑逍遥子时,逍遥子之乎者也给我们提供了两个相当复杂的人物线索,归藏凤和十六夜。根据武思月的推测,十六夜就是善于使用手戟的杀手,那么归藏凤又是谁呢?
我们不妨从阿月和逍遥子的对话中一探究竟,武思月提及善使手戟的杀手,逍遥子直接急了。再联系武思月推测杀手是十六夜的这个信息,我们可以大概率推断,归藏凤很有可能是春秋道的幕后主使,而十六夜则是他颇为倚重的左膀右臂武力担当。
而那句“归藏凤出天下倾”简直就等于给归藏凤盖上了幕后大BOSS的章了,戏都洗不掉的。然而,这还不是全部。逍遥子说的最最最最重要的一句话来了,他说:我要的归藏凤,不是他们要的归藏凤!
我们不妨将“归藏凤”一词,用“主子”来代替,这样就好理解一些了。带入之后的句子是:我要的主子,不是他们要的主子。什么意思?显然,春秋道中也有派系纷争,主子,也就是归藏凤,绝对不止一人,逍遥子正是在这场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
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根据字面意思,来推理一下归藏凤的真实身份。“归”,有回来之意;“藏”,有隐匿之意;“凤”,乃九天神鸟,有至尊之意。归藏凤的字面意思就是:卷土重来隐世不出的尊者。
我们都知道,当时的时代背景是武氏掌权时期,归来的尊者,很有可能暗示着归藏凤的身份是隐藏身份的李氏皇族,他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推翻武氏重夺大宝!那么剧中李氏皇族都有谁?谁才是最可疑的那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