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被机器分析、看穿,金屿习以为常,甚至不畏惧坦诚相待。
成闰伍则截然不同。
当someone高高在上地看穿他后,他怒不可遏,最终砸坏了机器。
这种惊恐、担忧、愤怒、质疑……所有人类可能产生的情绪,反映了他身上人性的一面。
而人性,注定是他在这场爱情角力里的软肋。
说到这里也就不难猜测——
当两个疯批相爱相杀,最终谁会“胜出”,谁又成为谁的猎物?
不剧透。
只能说,先天的疯批才真的无敌。
剥去《命定之人》疯批的噱头,看到最后会发现这剧讲的其实是孤独。
作为两个非正常人,男女主始终寻觅的是能理解自己的人。
成闰伍痴迷于巨大的筒仓。
一般人觉得这种建筑毫无价值与美感。
成闰伍却觉得,在这里,不论多么微小的声音都能被极致放大,以至于置身其中,能感受到来自身体内部的呼吸声。
筒仓证明且重视个体的存在,人得以在此留下自己的痕迹。
当听到这种言论时,众人嘲笑他太过理想主义,唯独金屿愿意倾听他,把筒仓草图贴在办公室里。
冷血的金屿也想找到同类。
高中时,她就创造出了聊天AI“someone”。
能够加入人类的群聊,并且改善朋友们之间的关系。
AI会辨别群聊中最沉默的人,主动询问他们的意见,甚至把他们打出来又删掉的心里话说出来。
金屿恰恰是那个最不会表达的人。当无人理解她时,她创造出了自己的电子伙伴。
someone总能说出她想听的话。
所以金屿喜欢它,甚至曾为它流泪。
使用somebody软件的许多普通人,同样抱着在茫茫人海中找到相匹配的人的目的或本能。
比如被成闰伍狩猎的女性,可以因为同一片烟花、同一本书,而认为彼此是“命定之人”,从而无戒备地靠近。
可惜,很多时候匹配与理解只是一种错觉,可能教人殒命。
即便如此,人们还是无法自控地一次次陷入其中。
成闰伍与金屿的人物设置,具象并放大了这种人与人互相连接的体验。
他们带着致命的危险相互靠近,磨合彼此的齿轮,放肆宣泄原始的欲望。
就像甜蜜的毒药。
一边舔舐,一边死去。
BE是注定的,但上头也是“命定”的。
这种独特的疯批美学,你敢尝吗?
本文系网易新闻网易号特色内容激励计划签约账号【吐槽电影院】原创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