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俗称“喇叭”。是我国的一种民族乐器,在全国各地流传极广。它发音高亢、嘹亮,
过去多在民间的吹歌会、秧歌会、鼓乐班和地方曲艺、戏曲的伴奏中应用。经过不断发展,丰富了演奏技巧,提高了表现力,已成为一件具有特色的独奏乐器,并用于民族乐队合奏或戏曲、歌舞伴奏。
最初的唢呐是流传于波斯、阿拉伯一带的乐器,就连唢呐这个名称,也是古代波斯 Suma 的
音译。唢呐大约于公元3 世纪在中国出现,新疆拜城克孜尔石窟第38 窟中的伎乐壁画已有吹奏唢呐形象。在700 多年前的金、元时代,传到我国中原地区。
到了明代,古籍中始有唢呐的记载: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2)唢呐已在我国普遍应用。
明代武将戚继光(1528~1587)曾把唢呐用于军乐之中。在他《纪效新书·武备志》中说:“凡掌号笛,即是吹唢呐。”
明代后期,唢呐已在戏曲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用以伴奏唱腔、吹奏过场曲牌。而在以戏曲
音乐为基础的民间器乐中,唢呐也成为离不开的乐器。
到了清代,唢呐称为“苏尔奈”,被编进宫廷《回部乐》中。今天唢呐已成为我国各族人民
使用颇广的乐器之一。
唢呐的演奏特点
唢呐常作为领奏乐器或与锣鼓结合演奏,适于表现热烈、欢腾的气氛和雄伟、壮阔的场面,尤其适于演奏豪放、泼辣的曲调,能够深刻而细腻地抒发内在的思想感情,是一件表现力很强的乐器。
唢呐音量宏大有力,音色高亢明亮,在地方戏曲和民族乐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用它伴奏的戏曲和说唱音乐,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广大的农村广为流行,是民间婚丧仪仗中的主要吹奏乐器。
唢呐演奏的含哨位置
作为唢呐专业演奏者,应当掌握正确的含哨位置。正确的方法应当使哨片位于两唇正中,唇
边和哨坐相齐,以两唇肌能控制哨面的三分之二为宜,由于两唇肌能对哨片进行有效的控制,当气流通过哨片时就比较均匀,哨面的振动频率相对稳定,发音也就纯正、饱满。如果将哨片含得过多,哨面全在口腔内,则失去两唇对哨片的控制,使吹气流量不均,哨片的振动频率不匀,造成发音不准、不纯,音质粗糙而漂浮等现象;如果将哨片含得太少,哨片全压于嘴唇内,又会造成哨片张口闭合,不能发音。即使两唇减少对哨片的压力,让其发出音来,但因哨片振动频率受到抑制,所发出来的音势必低于要求的高度,因此,在演奏中,保持良好的含哨位置,与音色、音质、音准具有密切的关联。
唢呐的音质和音色
音质不纯、发音怪、发沙音,原因有三:第一,哨片过硬或哨片破裂;第二,嘴唇控制哨片不稳定,忽松忽紧,吹气不均匀,忽多忽少,或嘴唇对哨片压力过大,用气过多,造成出怪音的现象;第三,含哨过多,哨片的振动失去了一定的控制,发出沙音,至于音色单薄、漂浮、一是含哨片过松、对哨片的压力过小,一是哨片过软,若要将音吹得饱满、结实、音质纯正、音色宏亮,除更换一个软硬合适的哨片外,应对哨片施于适度控制,与此同时,以均匀而适度的吹气量进行吹奏,至于需要多大的压力和多少吹气量才算适度,用文字难以表达,只能在吹奏实践中去认识,鉴别和掌握。从实践中求得吹奏出来的音属于饱满、结实、音质纯正、音色宏亮,这样便使适度的控制压力和适度的吹气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