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社科院人事处处长游霭琼在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表示,珠海可以建立“珠海大学”。“目前,在珠海的高校确实不少,但如果设立珠海大学,珠海在人才培养有更多自主权,可以结合自身人才需求,多形式培养,提高人才供需匹配度。”
那么,若“珠海大学”真能如愿,其可行的路径又有哪些?上述南方 客户端的报道曾援引了三位教育界人士的看法予以介绍。
珠海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科技处处长、教授齐延信建议,如要建立“珠海大学”,不应该是本科层面的重复建设,而应该着眼建设属于珠海自己的高层次研究型院校。“可以建立‘珠海研究生院’,把国内外研究生培养资源整合到珠海,这样可能使珠海的教育结构更完善,对于提升珠海产业竞争力有很大的作用。”
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社科院人事处处长游霭琼认为,可以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办学模式,发挥珠海海内外人脉资源优势,政府提供土地,吸纳企业和民间投资,设立私立研究型大学。同时,围绕困扰珠海创新发展的关键领域、关键环节、关键学科设置大学科目,向全球招聘相关领域顶尖人才授课。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副校长董小麟则提出另一种思路,“珠海有毗邻港澳和经济特区优势,城职院升格为本科院校的起点较高,有望在相对短的时间里达到中等或者以上本科院校水平。”
责任编辑:钟煜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