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已经介绍了今年的U.S. News美国最佳大学排名,就不得不提一下与U.S. News齐名的另外三个榜单:《QS世界大学排名》《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ARWU世界大学学术排名》。
今年6月,QS最先发布了2022世界大学排名,参考指标主要是以下6项:
- 学术声誉:40%
- 雇主声誉:10%
- 每位教师的论文引用数量:20%
- 师生比例:20%
- 国际教师比率:5%
- 国际学生比率:5%
相较于U.S. News,QS排名更侧重于大学在学术及雇主方面的「声誉」,而师生的国际多样性也足足占了10%的衡量指标。
本月初,2022年的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也如约而至,所考核的绩效指标共包括5个方面:
- 教学(学习环境):30%
- 研究(数量、收入和声誉):30%
- 引文(研究影响力):30%
- 国际展望(员工、学生和研究):7.5%
- 行业收入(知识转移):2.5%
同样也是学术、研究水平占了大半比例,但THE也和QS一样强调大学的国际化程度。
另外,THE还有一项「行业收入」,以衡量学校学术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的能力。
另外,还有由中国机构公布的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ARWU)。
参考指标虽然也有6项,但实际上都围绕着「学术成果」展开:
获诺贝尔奖和菲尔兹奖的校友和教师数、高被引科学家数、在《自然》(Nature)和《科学》(Science)上发表的论文数、被科学引文索引(SCIE)和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收录的论文数、师均学术表现等。
所以,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则更倾向于展现一所大学的学术研究水平,至于学生们都会关心的「毕业率」「就业前景」「留学生数量」等方面,并不是这项榜单的重点。
至于将在10月份公布的U.S. News世界大学排名,虽然同是U.S. News出品,但和美国大学排名却是完全不一样的衡量指标:
去年的指标占比
可以看出,虽然四大大学排名榜每一个都会以学术为主,但所占比重各有不同,甚至在一些榜单中,难以准确客观衡量的「声誉」也被纳入衡量指标。
这就导致了,某些大学在不同榜单的排名大相径庭,大家翻榜单翻得眼花缭乱……
对于留学生们来说,肯定是希望自己能收到offer的大学排名越高越好,Top 30美滋滋,Top 20笑开花。
但实际上,排名不能说明一切,不同的排名榜单侧重不同,一个榜单中的Top 10,可能到了另一个榜单,能挤进Top 30都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