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发科技半年报显示,公司2021上半年实现营业总收入192.9亿,同比增长13.9%;实现归母净利润15.8亿,同比下降34.4%。利润虽有所下降,好在也算大家的预期范围之内;营收看似涨势可喜,但细细品味就会发现其中端倪:去年一季度由于疫情影响基数过低,涨幅基本来自于一季度贡献,若单看二季度收入,去年二季度营业收入为114亿,今年二季度营业收入为102亿,实际营收还是下降的。即使考虑去除去年的口罩收入,最多也就是持平,因为口罩影响较大的为利润,对营收影响有限。
若仅看营收利润数据,其实也不能说悲观,不过是差强人意罢了。可如果结合二季度经营数据,我们就会看到隐藏在平静海面下的涌动暗流。
金发主营四大块:改性塑料、新材料、绿色石化、健康医疗(金发自己并不承认这块为主营业务)。
改性塑料
半年报中,对于改性塑料表述十分乐观,让人觉得金发最大的主营业务增长可喜可贺,未来可期。

但实际情况真的如此吗?我们结合季度经营数据来看看实际表现。


发现了么?改性塑料销量在季度经营数据中貌似确实增长了20%,但擦亮我们的眼睛:去年板块中有改性塑料有再生塑料,今年两者其实是合并到一起了,这就造成好似增长不错。
但如果我们吧去年的两块业务加在一起,去年销量为41.9万吨,今年是42.6万吨,几乎没有增长!
不仅是销量,金发的价格也没有体现出龙头优势。

在今年原材料暴涨的条件下,金发的改性塑料售价反而比去年疫情更低!!是否表明金发在整个产业中缺乏定价权,或者同业竞争严重,其实并有自己的竞争优势?
在主业改性塑料销量增长停滞,竞争却又只能靠“便宜”的情况下,袁志敏提出的改性塑料年增长15%的目标又如何实现?
更难受的是不仅仅改性塑料出了问题,年初的大热点可降解塑料也出了问题。
可降解塑料

来源于金发二季度经营数据报告
上图来源于金发二季度经营数据报告,可降解塑料销量仅有可怜的1.74万吨,对于一个年产12万吨的pbat龙头来说,一个季度仅有1.74万吨是否说明可降解塑料销售困难,且在半年报中金发明确说明由于原材料上涨,可降解塑料盈利能力下降,又是一个量价齐跌的主营业务!
绿色石化

来源于金发中报
上图来源于金发中报,全国市场在增长,金发产品销量却下降了41.29%,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言而喻。
医疗健康
医疗健康板块去年口罩做出了大量的营收贡献,今年疫情得到控制,口罩需求端降低,今年的增长基本只能指望手套。
据国内手套龙头英科医疗公告显示,二季度手套价格仍在高位,故原本觉得可能金发的手套能在半年报中给出惊喜。
但实际上从半年报来看,手套业务并没有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