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业务连连失败,网易是怎样炼成“金融绝缘体”的?
与网易有钱共同消亡的,除了用户几年来的记账数据外,还有网易和丁磊的金融野心。
与邮件事业部出身的网易有钱不同,2013年底上线的“网易理财”平台算是网易在金融领域的正规军,其主要面向互联网用户提供定制基金、保险、债券等金融产品。但在运营了四年之后,2017年9月,网易理财宣布关闭公募基金等产品入口,并于当年11月27日宣布下线所有产品。官方给出的理由与今天的网易有钱如出一辙——内部调整。
在P2P领域,网易多通过投资入股来布局,但这并不能阻挡金融监管的重锤。2018年4月,网易联合光大、海航旅游共同推出的“立马理财”宣布将暂停新增理财业务。同年9月份,P2P网贷平台惠人贷因为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而被警方立案,而网易则是惠人贷的大金主。此外,网易还曾和惠人贷关联的拾财贷合作,发售过活期产品。
在支付领域,网易虽然靠牌照建立起了“网易宝”,但由于和支付宝在市场份额上的绝对优势,其并未成为一款出圈的应用。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支付宝占据55.10%的市场份额,财付通(含支付)市场份额则为38.9%,剩余6%则被京东支付、壹钱包和“其他”支付产品瓜分,网易宝的市场份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当然,网易无抵押现金贷产品“网易来钱”和消费分期产品“网易白条”也是网易金融的顶梁柱产品,其中网易白条还凭借自家的网易考拉购物场景博得一时红火。不过,随着考拉被阿里收购,网易白条似乎也无法幸免。去年9月,有网易员工在社交平台上发言称,白条团队“已经被卖出去了”。值得注意的是,同一年网易保险和网易小贷也从网易的应用矩阵中彻底消失,前者的结局是关停,后者据称被网易连牌照带公司一同转让给了连连支付。
所以,作为国内的老牌互联网巨头,流量渠道众多的网易为何却在金融业务上连连失败?
有业内人士表示,网易的失败原因除了上文中“未提起足够重视”外,基因上的不匹配也是原因之一。“网易的流量渠道确实不少,但这些流量和金融产品的受众不太契合。而且网易本身也不能为金融服务提供有效的落地场景,像是早年的邮箱、播客,或者是现在的游戏、资讯、音乐和教育,和贷款、理财这些完全不搭调,更别提转化了。”
网易的下一个十年,路在何方?
在金融赛道上一路狂奔后,网易金融并没能带来丁磊想要的结果,而在丁磊曾喊出“再造网易”的电商赛道上,失去考拉的网易电商板块也陷入了增速放缓的困境。
据历年财报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Q2,网易电商营收增速仅为20.2%,而2017年Q4时其增速高达175.2%。在今年Q3财报中,网易严选甚至不再单独拥有姓名,而是和网易云音乐、网易传媒一同被放在了“创新及其他业务”中,三项业务共同营收仅为39亿元,远不及2018年的电商业务营收(2018年Q3,网易电商业务净收入为44.59亿元)。
仔细观察目前的网易,它仍甩不开“游戏公司”的标签,但这唯一的支柱近年来同样没有较大起色。据今年Q3季度财报显示,网易在线游戏服务净营收为138.62亿元,上一季度与去年同期分别为138.283亿元和115.348亿元,同比仅增长20.2%,增速明显放缓。

那么,网易的未来在哪里呢?
从财报中来看,网易目前增长势头最为迅猛的业务无疑是主抓在线教育的网易有道。财报显示,2018年、2019年两年间,网易有道的收入增速分别为61%和78%,受今年疫情影响,其在Q1的营收大幅增长139%,网易精品课付费注册人数同比增长358.7%,为15.28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