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26日清晨,上海轨道交通10号线二期、18号线一期南段同步开通试运营,这2条线都是一次性开通国际最高自动化等级(GoA4级)的全自动无人驾驶线路,其中18号线取消了传统线路的驾驶室设置,全程无需司机操作。而为这两条线路提供信号系统的,便是落户静安的轨道交通高端智能装备企业——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

从静安区科技创新管理部门获悉,近年来,静安区围绕“一轴三带”发展战略,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为引领,大力发展数据智能产业,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来自市经信委最新统计显示,作为上海唯一以大数据为主导产业的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静安区,现有市级大数据核心企业占全市总量的近三分之一,位列上海各区第一,其中技术层企业数量远超全市平均水平。
集聚数据资源优质企业
作为上海建设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的重要功能枢纽和产业发展集聚区,静安区按照上海市大数据产业 “交易机构+创新基地+产业基金+发展联盟+研究中心”五位一体发展要求,依托市北高新园区云计算产业基础,促进大数据和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并为上百家大数据企业提供了逾亿元的资金扶持。如今,全区已经基本形成大数据企业快速集聚、行业龙头辐射带动和产业生态健康发展的良好格局,经济规模、企业集聚、平台搭建始终保持健康的增长态势。在市政府发布的《上海市产业地图》中,本区已成为上海大数据产业“1中心 4基地”发展格局的中心区。

据统计,目前全区250余家大数据核心企业中,不乏闻名中外的领军企业。像卡斯柯公司是中外知名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集成商,业务范围已拓展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2020年上海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区政府又与卡斯柯公司签订合作备忘录,双方将共同推动 “上海市轨道交通无人驾驶列控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平台建设及相关智能产业发展,共同致力打造 “AI 轨道交通”研发和应用的国际领先创新平台。会上,区政府还与国内领先的数据智能企业华院数据技术有限公司签署了共建“认知智能研究中心”项目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推进人工智能基础研究和AI技术创新发展应用,为上海市及静安区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打造数智产业功能平台
为进一步夯实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和区块链等数智产业基础,本区还引进了上海数据交易中心、上海市大数据中心、上海市大数据产业联盟、上海市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大数据流通与交易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大数据试验场联盟、上海-亚马逊AWS联合创新中心等一批有影响力的大数据功能性平台,形成了明显的数智经济带动效应。像上海-AWS联合创新中心自2019年5月落地静安后,利用亚马逊AWS的全球影响力和国际化的应用创新成果,推动国际优质创新资源集聚,目前已有117家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IOT、金融科技、智慧教育、数字医疗等数智领域的中外企业通过入驻评审,在已经入驻孵化的99家企业中,有17家为外资注册的国际项目。

同时,本区还在市北高新园区建立了沪上首个以区块链为主要业态的生态谷——市北区块链生态谷,并在生态谷分别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万向区块链股份公司、上海中信信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和上海科学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联合打造华为上海区块链生态创新中心、万向区块链 大数据联合创新中心和信息发展区块链技术研究中心和上海科学院区块链技术研究所等功能性平台,目前,华为已将华海智慧(上海)信息系统技术有限公司落地静安,作为华为上海区块链生态创新中心的辅助运营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