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的女儿每次考试总是年级第一,特别是语文成绩,永远是拔尖的那个。
而成绩好的奥秘就在于——爱看书。

在同学家里,随处可见的就是书,小书房的书装得满满的,客厅书架的书放得满满的,家里弥漫着一股书香味。
同学说:“这个习惯在幼儿园的时候,我就刻意培养了。首先从她爱看的绘本入手,每天坚持不懈地看,慢慢地孩子就真的爱上书了。”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次是,我们组织聚餐,大家都忙着吃东西,玩耍,同学的女儿却在帐篷旁边捧着书“啃”起来。
她已经把看书作为一种习惯,根深蒂固在她的心里。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不阅读的孩子,就是一个学习上潜在的差生。”
当孩子爱上了阅读,他的知识面就非常丰富,理解能力就更强,学习成绩想不好都难。


重视孩子的思考力
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说:“学会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比获得知识更加重要。”
深以为然!
我认识的一位妈妈,她什么都喜欢帮助孩子做在前面,在学习上也是的。
看到孩子解题解得很慢,她拿过孩子的本子就写起来:“看,这道题是这样做的呢,你怎么这么笨。”
久而久之,孩子养成了依赖的习惯,只要遇到一点难度的题目,都去问妈妈,让妈妈解答出来。
这样的孩子慢慢会失去思考能力,成绩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清华前校长说过这样一句话:“未来社会需要的,是那种逻辑思维缜密,能够应付变化,提出独特想法的创造性人才。”
只有会思考的孩子,才能掌握自己的学习思路,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在平时的教育中,我是这样引导女儿的。
“宝贝,这个题目的答案不对哦,你再想一想。”我不会直接告诉女儿题目的答案,我会鼓励女儿自己再想一想。
所以,在很多时候,女儿遇到解题上的问题,不会马上来问我,而是自己思考怎么做。
那真的遇到很难的题目怎么办呢?
我会说:“宝贝,我们先一起读一读这个题目的要求,把你的想法跟妈妈说一说。”对她一步步进行引导,尽量让她自己解出答案来。
所以,无论是在学习上还是生活中,女儿都善于解决问题,因为她养成了思考的习惯。
当然,思考和创新并不是只存在于课堂,它是文化,是习惯,是对知识的态度。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担负着培养孩子好奇心的责任。
父母的首要任务是点燃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成为一个爱学习的人,同时培养孩子爱阅读的能力,丰富孩子的视野,更加要重视孩子的思考力,让孩子会思考,会创新!
父母们,行动起来吧!
作者简介:桐煊格格,专栏作者,二宝妈妈,心理学和教育学爱好者,用文字的方式与大家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