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西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李雪枫:东山校区的建设不久之后命名工作就开始了,经过两年的调研和工作,初步形成了一个方案,这个方案经过五改,最后形成了东山校区的一个命名的整体方案。实事求是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也是120年山西大学的优良传统,这个求真的精神,求取知识的精神,是一代一代山大人坚持真理、勇于探索、求真至善的一种文化和精神的象征,所以说我们以“求真”来命名这个广场,也命名后面这个主楼叫求真楼。


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置身于山西大学东山校区,浓厚的文化底蕴让我们看到了百年老校的精神传承,智能化的教学设施更是展现了它争创“双一流”的实力与担当。

记者 王威栋:来到学生教室,这里处处体现着智能化的教学模式,值得一提的就是我身旁的这个现代化的多屏智慧黑板,全屏幕的触摸式书写,一键保存、一键删除,让课堂交互学习更加轻松高效。

山西大学教师 陈红星:我们做到了全电子书写,全记忆,教师上课的内容就能够实现重复使用。另外我们实现了多屏展示,做到了对电子资源控制逐字呈现来引导学生思维,很好地进行了传统和未来的融合。


除了学习环境、教学设施的智能便利,学生们最为关心的生活场所也非常人性化,电梯、洗衣、沐浴等设施一应俱全,无线网络实现了全覆盖,很多事项只需通过APP小程序就能实现。绿意葱茏的校园大道、富有特色的学院楼群,智能便利的学习生活环境,让师生们欣喜之余,更好地投入到了学习和教研中。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法学院学生 王肇玥:我是大四的学生,在来到这个新校区之前,我没有想到这里的校园环境会这么好,设施会这么完善,我也希望在这个校区里面完成自己的梦想。

山西大学东山校区经济与管理学院学生 王凯:
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点此提交删除
文章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点此提交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