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清时期,福州销往世界各地的中国茶
一度占比中国茶叶输出总量超1/3的出口份额
是当时全国最大的茶叶出口地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茶港”
// 请横屏欣赏
在闽江马尾段的江边小岛上
屹立着一座明代七层石塔“罗星塔”
它是旅人眼中的航标,也是心中的乡愁
摄影 | 邱军
福州不仅缔造了繁荣的海上商贸
也让近代中国在此启航
中国近代第一所造船厂
——福建船政在福州马尾建立
中国第一所船舶、海军专业学校
“求是堂艺局”(船政学堂)
船政学堂更是培养出了
像陈兆翱、詹天佑等
众多足以推动中国近代进程的杰出人物
福州文庙又称“先师庙”
自宋代到近代以来均是福州的文化教育中心
摄影 | 陈申
海滨邹鲁 千年文脉
— PART 3—
福州是“海滨邹鲁”
人文荟萃,斯文在兹
历史上曾出过文状元16名、武状元12名
仅宋、明、清三朝
福州籍进士就多达4011人
千年文脉在这里传承
而福州古厝就是文化传承在建筑中的体现
“厝”是闽方言,意为“房子”
无论是古塔古寺
还是传统民居都能统称为“古厝”
三坊七巷是福州传统街区
鳞次栉比的屋顶与曲线风火山墙
勾勒出海涛般的图景,极具福州特色
摄影 | 卢春平
福州最具代表性的古厝当属三坊七巷
三坊七巷作为里坊制度的活化石
保存有200多座明清民居,占地约40公顷
唐宋以来士大夫家族聚集于此
三坊七巷则浓缩了福州地区士大夫宅邸的精华
古厝——民居的韵律
摄影 | 雷永辉
在中国近代
福州古厝中还曾走出过
沈葆桢、严复、林觉民等名人大家
他们是先驱也是楷模
无一不激励着后来者不断追随
福州永泰庄寨建筑群
拥有超过2000座庄寨,是宗族整合的象征
摄影 | 陈成才
非遗风雅 榕荫满城
— PART 4—
真正来过福州就能明白
为什么福州又叫“榕城”
福州水系繁多
栽种着超过16万株的榕树
福州被誉为“榕城”
福州人生于斯,长于斯
摄影 | 冯木波
榕树是福州的象征
也是福州人的精神的写照
而福州人也恰如福州榕
他们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
又用他们勇于创新开拓的精神
反哺、守护着这座城
福州菜是闽菜的基础
以甜口、多汤为特色
其中最经典的就是“佛跳墙”
鲍鱼、海参、花胶等价值不菲的食材
汇聚一坛
摄影 | 任佳灵
一盏佛跳墙、一方寿山石雕、一段榕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