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该门店,记者见到了几位来咨询租车、购车业务的司机,而李方正是从货拉拉平台租了一辆新能源货车。不过他对记者直言“不划算”。相较于租车,他认为以租代购更好,“两者的价格差不多,但以租代购三年后,车就属于自己”。
在咨询租买货车的过程中,记者也向龙华区网点门店工作人员询问了客运面包车是否可以拆掉车厢座位后加入平台。工作人员称,“5年以内的车加入应该没问题,但客运面包车拉货是违法违规的,被交警抓到一次罚款200元~500元,如果被运管抓到,(罚款)5000元打底。”
除了司机自行承担高额的罚款费用,客运面包车这样非营运性质的车运输货物,一旦出现车祸,保险理赔也十分不易。2020年4月,曾有媒体报道南京某司机驾驶客运面包车在货拉拉平台接单,路遇车祸后却被保险公司拒绝理赔。
对此,记者也咨询了人保车险的工作人员胡女士,她告诉记者,对于客运面包车拉货时出车祸的理赔,目前没有相关法律和适用的条款,“这一块是空白”。
胡女士进一步解释称,“将客运面包车改为货车,使用性质和途径都不对,没办法像货车一样购买营运保险,也没有相关的保险适用。”
不过,司机刘成看来,客运面包车加入货拉拉平台拉货,更像是一种“缓冲”。“最关键的一点是,现在深圳、东莞、广州都有限行,市内有些地方,小货车、大货车都走不了。”
记者查阅了刘成提到的三市,在某些时间段,相关规定确实对小货车、大货车在某些路段的行驶进行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违法违规的客车装货反而有了生存的“土壤”。
车身广告屡禁不止
今年2月的安全事故发生后,货拉拉在短时间内受到大量。3月底,货拉拉创始人兼CEO周胜馥向公司全员发布内部信,信中强调将尽公司之力做好安全工作。
不过,4月中旬,货拉拉再度因“强贴车身广告”陷入舆论漩涡。在采访中,数位货拉拉司机均告诉记者,平台每月抽查车身上的车贴,“发现一次没有车贴,就要扣200元”。
记者翻阅资料发现,早在2017年,成都交警就曾挡获在后挡风玻璃、车身两侧贴“货拉拉”标语的货车,其中还有原来核载为7人的非营运小型面包车将后排座椅全部拆除用于拉货。彼时,成都交警联合多个部门约谈了货拉拉成都分公司负责人。
2019年,上海市交通委执法总队联合多部门开展执法检查,针对货拉拉、快狗打车平台车辆中存在的客车装货、违规设置车身广告以及违规改装车辆等乱象进行集中整治。城管执法部门还对货拉拉公司违规设置经营性广告行为开出罚单。
不过,即使货拉拉分公司负责人已经被约谈、货拉拉公司也“吃”过罚单,但平台司机至今还会因为没有贴车贴而被扣钱。
5月14日,交通运输部等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8家成员单位对滴滴出行、满帮、货拉拉、快狗打车等10家交通运输新业态平台公司进行联合约谈。
约谈指出,互联网货运平台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问题,涉嫌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引发社会广泛。同时,此次约谈也表示,网络货运平台要合理设定并主动降低信息服务费、会员费水平,不得相互串通、操纵市场价格,严禁以回程货价格竞价。
针对5月14日约谈的整改措施,以及平台会员费、客车装货、因未贴车贴而扣费等问题,记者也于5月19日致函货拉拉。公关工作人员回复称,“近期有关整改的措施,我们会主动统一向社会公布。”对于其他问题,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5月20日,货拉拉在官方微博公开了关于保障和提升货车司机权益的承诺书,内容包括会员费及信息服务费、保障从业人员权益、改善司机经营环境及持续加强安全管理等四方面。不过,关于客车装货、因未贴车贴而扣费等问题,该承诺书中并未提及。
文中提到的刘成、王新、李方、胡女士皆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