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仇兆燕
年内A股首份上市险企半年报出炉。投资端的亮眼表现推动中国人保上半年业绩明显回温,但是在一些相关因素影响下,中国人保财产险业务发展增速、人身险传统营销模式均面临现实冲击。在资本市场上,近期包括中国人保在内的保险股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波动和下滑。
8月23日,在中国人保2021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人保副总裁、董事会秘书李祝用认为,保险股虽然出现短期波动,但中长期向好。
人身险新业务价值同比下滑25%
中国人保总裁王廷科介绍,2021年上半年,中国人保保险业务收入3441.3亿元,同比增长2.2%;归母净利润168.8亿元,同比增长34%;归母净资产2117.5亿元,同比增长4.7%。
具体来看,上半年,人保财险、人保寿险、人保健康分别实现原保费收入2518.25亿元、641.33亿元和255.7亿元。其中,人保财险同比增长2.5%,2020年则同比增长4.4%;人保寿险同比降低4.6%,与2020年相比有所收窄,2020年同期降低5.1%;人保健康同比增长15.3%,而2020年则同比增长45.7%。
人保寿险的各大险种中,仅普通型寿险原保险保费收入增长7.5%,至200.43亿元,分红型及万能型寿险、健康险、意外险的原保险保费收入均为负增长。人保寿险上半年新业务价值24.12亿元,同比下滑25%。
对于人身险的表现,李祝用认为,今年人身险面临行业性的清虚治理及转型问题,传统的资源驱动和销售透支发展方式难以为继,新的以客户为中心、价值为本的分层次经营逻辑和发展模式没有建立起来。
人保寿险副总裁王文将此原因归结为结构调整所致,“上半年,人保寿险趸缴业务同比减少45.8亿元,对业务增速造成影响。但是人保寿险的业务结构在优化,期缴业务在总体保费当中占比达到77.5%,同比提升6.1%。”此外,人保寿险在代理人队伍方面也有所调整,对于一部分产能比较低、能力比较弱的代理人做了清理。中国人保半年报显示,目前人保寿险推进“大个险”战略,聚焦专业经营体系建设,加快“磐石计划”落地,推进“外勤主导,内勤督导”的个险专业经营模式,稳定从业时间较长人员。截至6月30日,“大个险”营销员约为24.9万人,月人均首年规模保费4062元。
看好新能源车险
李祝用认为,财险的经营压力主要在于相关业务改革的影响。此外,年内发生的自然灾害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也提升了赔付压力。
半年报显示,人保财险非车险业务上半年合计原保险保费收入1310亿元,同比增长14.4%。其非车险业务规模已经超过车险,两者各自所占比例为52%、48%。人保财险表示,将强化车险定价能力,推进降本增效,大力发展家用车业务。人保财险总裁于泽表示,目前人保财险家用车发展增速领先行业,市场份额33.1%,同比提升了1.2个百分点,新车份额和续保率都有所提升。车险上半年承保盈利39亿元,财务口径的综合成本率96.7%,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随着新能源车在家庭用车中的占有率提升,即将出台的新能源车险能否给人保财险带来新动能?于泽明确表示,人保财险将抓住新能源快速发展的机遇,大力拓展新能源车保险。他表示,目前整个新能源车的市场在增加,不管是从定价上还是销售渠道上,人保财险都做了充分准备。据介绍,目前人保财险新能源车险保费收入40.3亿元,同比增长60%,车均保费3900元,承保数量103万台。
新能源车的赔付率略高于传统燃油车,这是目前行业的一大痛点。于泽认为,这是因为新能源车还属于初级阶段,各厂产品性能、包括一些新能源车产品的驾驶操作差别较大。他预测,随着新能源车不断迭代升级,新能源车的驾驶操控包括安全性将有一个较大的提升。
对于下一步整体情况,于泽预计,新能源车险仍采取车型定价。“我们希望市场发展一段时间后,驾驶员的成熟度不断提高,也使整个新能源车的出险频度不断下降,事故率减少,整体新能源车市场包括人保财险承保的新能源车的赔付率、综合成本率都会有一定下降”。
针对自然灾害造成的赔付压力,河南暴雨自然是绕不开的话题。于泽表示,接到“7·20”河南暴雨灾害报案30多万件,数量排第一位的是家财险,第二是车险,两者数量合计占到99%。河南灾害估损28亿元,已赔付22亿元。他表示,财险公司每年都会应对一些极端天气,包括台风、内涝等,今年虽然河南暴雨单一损失比较大,但年内台风比较少,造成的损失也比较小,仅从7月、8月来看,灾害跟以往年份差不多,因此,整体河南灾害对人保财险的影响还是比较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