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最主流的电饭煲加热技术是IH电磁加热,它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线圈接通交变电流,直接对金属内胆进行加热,省去了加热盘的热量传导过程,加热速度更快,通过多级线圈,实现了对整个内胆的环绕加热,加热更加均匀。
IH电饭煲还能对米饭焖制过程实现精准程序控制,根据米饭各个加热阶段的需要设定不同的加热方案,米饭口感和营养都有大幅提升。顺便说一句,IH现在也不是很难,国产苏泊尔、美的等小伙伴都已经成功生产出来了,价格也便宜很多,当然高端产品也有,没有对比使用过不便评论。
关键词三:智能
随着智能芯片技术的大规模应用,电饭煲必然也会赶上这个时髦,很多日本品牌电饭煲都预置了很多智能的模式,如快速煮饭、煮稀饭、蒸汽控制、煮多种不同料理等等,用户只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煮饭需求来选择不同的模式就可以了,如可以制作日式土豆炖牛肉、奶油炖菜等菜品,以及鲜奶油等点心的“搅拌烹调”设置,能够烹制出柔滑、粘稠稀饭的“极美粥”、可制作入味什锦饭的“什锦”选项等,预置模式在20种以上的电饭煲随处可见。

以两台日本品牌电饭煲为例,象印NP-HTH10C堪称象印经典款,给你们看一下操作界面你们感受一下:

除了煮米饭的多种可能,预约个早上喝粥也很方便,“休眠保温”功能也很贴心,会自动调低温度,防止米饭变干、变色、变味。
另一台从日本人肉背回来的日立RZ-VG10M除了煮饭的基本功能,还可以做甜品,产品手册里也确实有美妙的蛋糕图片,不过个人还没有试过。说到这里,还是要感叹下国外的客户服务,一台电饭煲买回来,里面有一张彩色的使用手册、一张黑白的产品结构说明,以及一本完整介绍各种功能和菜谱的册子。这种“假设用户是笨蛋”的服务还是很值得国内制造企业学习的呀!
关键词四:内胆
内胆的材质和涂层分级是区分电饭煲质量的重要依据。电饭煲内胆的材质以铁合金为主,像日立使用了铝 铁为主的多层金属,综合了铁与氧化铁的高传热与高蓄热特点,虎牌“土锅釜”内胆涂层采用了远红外陶瓷颗粒,接近土锅的材质;松下的“备长碳”涂层、日立的碳氟素涂层、东芝的钻石 银涂层可以增加远红外放射率,提高加热效率与均匀程度。
象印的内胆号称“極め羽釜”,所谓“釜”,就是一种炊具,有很多关于釜的典故,比如项羽“破釜沉舟”,还有著名的《七步诗》,曹植所吟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釜”就是古代人生活中很常用的一种炊具,后来传入日本。
“羽釜”特指下面这种形状的锅,周围多了一圈像翅膀的东西,能够从内锅的羽翼部分通过导热加热锅体,实现了就像炉灶的高火力火焰包围炒锅那样的效果。

之所以“极致”,是因为内胆采用手工方式打造,锅体材料使用了日本岩手县传统工艺品“南部铁器”,在铁器界享誉盛名。大家都知道,铁锅做的米饭更加香甜,其主要原因在于铁的加热效率高。通过“羽釜”和双层内盖等设计,热传导不足的问题得以解决,确保整个锅上下温度尽可能一致,米饭自然香喷喷。

可是,如果大家都用铁锅做内胆,产品逼格和价格差距岂不是拉不开?所以日本厂商又想破脑袋开发出瓷晶内胆、黄晶蜂窝内胆、钛氧黑钻内胆、红外内胆、紫砂内胆……在不粘、导热、耐磨等功能上各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