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食以面为先的河南,信阳人显得“格格不入”](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1_12/23/1640191300OMgtB9.jpg)
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使得信阳孕育了数不尽的自然山水景观,也孕育了名传千古的信阳毛尖。早在唐代,著名茶圣陆羽在《茶经》中写道:“淮南茶,光州上”。宋代诗人苏轼一生爱茶如命,他更是发出了”淮南茶,信阳第一”的感叹。而且值得一提的是,信阳的空气质量相当优越,是河南唯一一个连续10年获评中国十佳宜居城市的地方。
![在食以面为先的河南,信阳人显得“格格不入”](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1_12/23/1640191301GuhCqM.jpg)
2018年4月24日,河南信阳,无人机航拍下的浉河区的茶山 图源:希帕图片社
在行政区划上,信阳市隶属河南省管辖,它东连安徽、南接湖北,为三省通衢,是江淮河汉之间的战略重地,也是中国南北地理、气候、文化的过渡带。北方的中原文化、南方的楚文化以及东南的吴越文化,都对信阳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在食以面为先的河南,信阳人显得“格格不入”](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1_12/23/1640191301PAa0QB.jpg)
在这样的过渡带上,信阳市孕育了独特的文化——“豫风楚韵”的地域文化,这也使信阳地区方言与河南省其他地区的方言大不相同。
河南大部分地区讲中原官话,这种方言内部分歧较小,从郑州到驻马店,口音基本类似,而到信阳差别就很大。信阳方言受多种方言的影响,逐渐形成了江淮官话、西南官话、中原官话以及大量赣语词汇和客家词汇相结合的方言。正所谓“十里不同音”,在信阳也是如此。信阳北部方言更接近于中原官话,南部接近于江淮官话,至于西部则颇受湖北方言的影响。
信阳方言是多地区方言交融同化的结果,不会讲正宗的河南话,倒也让信阳多了些与众不同之处。除了语言这个文化传承最重要的载体,从气候、地理面貌、农作物,到饮食习惯、风俗文化等诸多方面信阳都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河南。很多信阳人强调信阳跟河南其它地方不同,其实是对信阳风土人情特殊性的一种强调,也是对自己几十年生活习惯的肯定。
参考文献:
[1]张清改.信阳食文化的区域特征[J].四川旅游学院学报,2016-09-10
[2]余国忠,陈飞燕,徐昉,等.信阳饮食文化的地理环境基础[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3-10
[3] 吴静宇,肖莉莉.信阳地区方言与地域文化探究[J]文学教育,2018-11-05
[4] 王有强,靳燕. “绿水青山”带乡愁“多彩田园”绽笑颜[EB/OL]. 人民政协网,2020-05-15
本文由xx原创,欢迎,带你一起长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