蓦怎么读(酣怎么读)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岳阳城。
欲济无舟,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想要渡江河却没有船和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难点化解,美点追踪:“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这三、四句写湖的广阔。“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匐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诗人前四句实景写洞庭湖的雄伟景象,后四句借景抒情,表面上在旁观渔民捕鱼钓鱼,实际上是表现诗人不甘寂寞,希望自己能报效国家,但是出仕又没有人引荐,表现了自己的失望、苦闷、愧疚之情。
容易出现的错别字:涵(含) 撼(憾) 楫(揖、辑)
【理解记忆】
1.诗中表现诗人渴望援引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2.诗中表现水天一色、浑然一体的景色的诗句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3.诗中表现诗人不甘寂寞的诗句是: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4.诗中表明诗人想投身仕途而又无人举荐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诗中形象地描写洞庭湖迷蒙、浩瀚、面积广大、充满活力的诗句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6.诗中表明诗人无职可做、寂寞无依之情的诗句是: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