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做手机那样做面膜
有了规模化的门店和销量作为基础,压缩成本,提升性价比,打造爆款是植物医生目前的产品思路。以今年的爆款,260元/30片的石斛兰面膜为例,该产品由于采用了触感接近“绸缎”的面膜纸,增强了面膜的服帖力,实现了产品体验的提升,解勇称业界都知道什么样的面膜材质是最好的,关键在于如何压缩成本,“压成本的核心就是有足够大的采购量和研发能力。苹果卖4、5000的手机,小米卖1500,市场立刻就爆了,降维打击,现在我们干的就是这个事儿。”
2014年,植物医生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成立了“植物医生研发中心”,助推了石斛兰鲜肌凝时系列等上百个SKU热销产品线的上市,从而在接下来的一年里,使门店数量突破2000家。
在“下沉市场”成为今年的一个热词被讨论和研究时,开了3000多家门店的植物医生也被作为一个案例,在创业早期,植物医生的门店多选在家乐福、沃尔玛等超市卖场的附近,在整体布局上,他们也选择先从二三线城市开始,逐渐走进北上广的核心区域。因此,植物医生至今在“五环内”尚未打响知名度。
“在北上广深这么崇尚外来文化的时候,在核心区域去跟那些洋品牌PK,我们觉得没必要。”解勇表示,选择市场也是在选择时机,就在几年前,万达在招商中会明显青睐海外品牌,对于想要入驻的中国品牌,他们还会建议你起个英文名字或者用拼音。
但现在,随着国货热潮的兴起,在消费者眼中,中外品牌间的差距正在缩小,尤其在新一代消费者眼中,大家不再只看广告和代言人,护肤品的成份和效果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解勇看来,什么时候开始有人把植物医生的面膜从日本代购回国内,那也是颠覆真正到来的时候。(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赫婧)
更多精彩内容,钛媒体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