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拓跋焘
拓跋焘12岁(420年)就随军远赴河套抗击柔然。422年,被封为相国,加授大将军。同年十一月,亲率大军出镇边塞。次年继位成为北魏第三帝即北魏太武帝。
424年,柔然入侵北魏,拓跋焘率轻骑迎之,被陷。重围之中,拓跋焘奋勇杀敌,殊死拼战,迫使柔然退军。同年十二月,拓跋焘亲征柔然,并在屯柞山与柔然骑兵相遇,斩杀敌兵数千,缴获战马万匹。
次年拓跋焘再次亲征北伐柔然,越大沙漠进攻,柔然可汗大檀怯于拓跋焘,率众北遁。
同年(425年),胡夏主赫连勃勃病亡,其子赫连昌继位。拓跋焘决意西征胡夏。命奚斤领4.5万人袭击胡夏的蒲孤,命周几攻击陕城,命薛谨为大军向导,自己率领主力直攻赫连昌所在的统万城。
统万城坚固异常,兵器精良,一时间难以攻破。拓跋焘将主力埋伏于山谷之中,亲率三万轻骑不断挑衅,引诱对方出城。赫连昌中计,率胡夏骑兵追击拓跋焘,拓跋焘见对方出城,便率众向埋伏的山谷中边打边撤。
此时狂风大作,对北魏军十分不利,拓跋焘不得已听取崔浩的意见,分骑为左右两队。却不料拓跋焘在交战中,跌落马下,几乎为胡夏兵所擒。幸得拓跋齐决死力战,逼退胡夏士兵,得以获救。获救后的拓跋焘重新上马厮杀,身中流矢而不退,魏军见状,士气大振,胡夏军溃不成军,赫连昌败逃至上邽,拓跋焘顺势攻入统万城。
428年赫连昌被俘,其弟赫连定继位。430年,胡夏联合刘宋,试图从西、北两个方面夹攻北魏。拓跋焘敏锐察觉出,刘宋只求自保,无意北伐。于是果断地亲率大军至平凉城下,围点打援击溃赫连定。赫连定逃至上邽。432年胡夏国亡。
同年,拓跋焘挥师北燕冯文通。在和龙城,两军相持不下,拓跋焘分军亲自征讨北燕尚书高绍,高绍阵中被斩。之后通过分割包围,各个击破的战术,大破北燕营丘、辽东、成周、乐浪、带方、玄菟六郡。
次年,北魏继续攻打北燕。434年,冯文通上表称藩请罪、并送上自己的女儿给拓跋焘充当后宫的嫔妃。436年,冯文通率和龙城男女逃往高句丽,同时一把火烧了和龙城。北燕亡。
439年,拓跋焘亲征北凉,北凉亡。
击败赫连昌后,拓跋焘曾继续攻打过柔然。429年,拓跋焘发动了一次最大规模的北伐。战时四个月,柔然从此元气大伤,高车族也因此脱离了柔然。
拓跋焘用九年时间,灭亡胡夏、北燕、北凉,结束了十六国时代纷乱的局面,一统北方诸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