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头牌匾统一换装,我们商家的店铺看上去档次提高了,销量也跟着增加。”东风路沿街商铺店主王先生笑着说:“街巷完成整治后,路更好走了,人多了真不少。”
“以前路面坑坑洼洼,街道上又杂又乱,一点都不安逸!”住在东风路的刘阿姨说:“现在这里道路平坦、新增了花坛和绿化,饭后下楼散步感觉像进了公园,真是幸福呀!”
据裕华区街道办事处党工委书记张世清介绍:“我们将这条街定位为通行、休闲、文化、打卡的新地标。为了让景观文化有机地与街道功能相结合,我们同步匹配设计了健康步道休闲空间和立体绿植墙,他们即承载了新型的便民理念与功能,也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公共基础设施方面东风路提升项目采取了现代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的增加,不仅合理规划了自行车停车区域,规范便道秩序,强化城市管理,还按照标准每隔80米设立了分类垃圾桶,积极倡导垃圾分类。从今年五月中旬敲定设计方案之初,我们就不断上街,征求周围百姓的意见和需求,几经修改,加速提质施工,形成了现在大家看到的这条街巷,集景观、文化、交通、业态的新容貌。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次小街小巷的提升工程,让市民感觉到家门口的路干净平坦了,楼下的环境整洁了、风景变美了,生活在这里的居民可以放慢脚步,尽情享受闲适时光,同时也让东风路家喻户晓,吸引四面八方的市民游客来这里参观打卡。”
要从城市管理的“千条线”中捋出赏心悦目之景,就得练就一身“绣花功”。裕华区立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战略大局,遵从城市更新思路,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将“精当规划、精美设计、精心建设、精细管理、精准服务” 落实到每个工作环节,在小街小巷提升改造中一砖一瓦的选材、一草一木的设置,都体现出了精心、精致、精细的用心,据裕华区城管局局长韩文涛介绍,在此次小街小巷提升整治中裕华区采取了四大举措,全面推进该项工作提质提速:一是高位推动,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建立了街道(镇)属地负责、区领导分片包干、区直部门和街镇干部分包街巷的路长责任制,形成了区级统筹、街镇分兵把守、全区各层级全面推动的工作格局。坚持挂图作战、倒排工期,155条街巷全部建立工作台账,明确分包领导、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确保整治提升工作扎实有序推进。二是品控驱动,坚持质量为王、工艺至上和精品引路、设计先行,邀请一批实力设计施工团队汇聚裕华,镇办精心设计,区级严格审图,扣住民生“根”,塑造文化“魂”,提升品位“神”。三是机制拉动,将小街小巷容貌环境纳入检查考评的重要内容,构建了区、街道(镇)、村(居)三级日常监督检查体系,做到问题及时发现、及时处置,建立全时段、全覆盖的小街小巷长效管理机制。同时,采取定期通报排名、督办整改、行政问责等方式,加强对城乡街巷容貌环境的日常监督和考评,实施每月一通报,并与年度绩效考核相挂钩。四是精品打造,目前,整治提升工作正扎实有序推进,裕华区全区155条小街小巷已全部开工建设中,其中40条街巷已完成过半任务,2条街巷已完成百分之九十。目前已打造出东风路、槐岭路和万达商业街区等多条精品小街小巷,城市家具完备、包括地面、立面、空间全面特色打造,旧貌换新颜,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好评。
裕华区副区长宋兵跃介绍:“裕华区委区政府立足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美丽省会城市战略大局,遵从城市更新思路,坚持经营城市理念,将小街小巷整治和全区商业片区谋划建设紧密结合起来,统一进行规划建设,以点带面,核心引领,全面提升城市品位,着力打造省会东南城市会客厅,强势带动形成区域发展新引擎,重点打造万达、西美、怀特、中冶、智汇城五大精品特色片区,将万达片区打造成为省会时尚网红打卡地,西美片区打造成为格调美食风情生活集散地,怀特片区打造成为特色时尚境界生活体验地,中冶片区打造成为沉浸式小清新生活休闲地,智汇片区打造成为高端都会商务风情展示地。通过打造精品特色街区,极大改善区域城市形象,满足辖区居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下一步裕华区继续严格遵循“把城市作为整体艺术品精雕细琢”的理念,坚持全面开花、重点突破,对小街巷进行分类统筹推进,按照时间节点,高标准完成剩余的提升整治任务,坚持“还绿地于人民、还空间于城市、还公共配套服务于社会”的理念贯穿于整体,按照地理位置、现实条件、未来发展潜力等因素,通过不同功能定位,从细节入手,以方便群众为根本,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做到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真正做到铺平群众门前路,点亮百姓窗外灯,为广大市民营造整齐、整洁的宜居环境,力争展现小街小巷“大有大的精彩,小有小的韵味”,全力把石家庄打造成现代化、国际化的美丽省会城市。(记者王宠 通讯员李荣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