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颇失势,门客也无情地离他而去,他内心凉凉,深切感受到了人心不古与世态炎凉。
形势果然如廉颇所料,只是他没想到,四十五万赵军尽皆死于长平。廉颇来不及哀悼袍泽之情,他只是为赵国的前途命运深深担忧。
邯郸之围解除五年后,燕国又来打劫。燕国的帐算得倍明白,赵国的青壮年都死在了长平,此时不占赵国的便宜,更待何时?
面对燕国的挑衅,老将廉颇披挂上阵。他大破燕军于鄗,杀了那个挑事者燕相栗腹。
最终,燕国割让五座城池请和,赵国罢兵。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你燕国也太嚣张了吧。呵呵。
赵国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代理相国)。
廉颇又一次进入了赵国朝野的视线,他府上再一次门庭若市。
当年那些离他而去的门客奴颜婢膝,极尽媚态,及时地要为廉颇再一次效力:“大哥,都怪我们当时眼瞎。”
廉颇虽然内心凉凉,但他还是听取了别人的建议,再一次收下这帮门客。对,世事就是这样,当你得意时,人们趋之若鹜,当你失势时,你就是个瘟神,人们唯恐避之不及,这世界雪中送炭的人不多,但从来不缺锦上添花的。
历经沧桑,廉颇已经参透了众生,就这样吧。
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死后,子赵悼襄王立。赵国以乐乘替代了廉颇。

▲赵孝成王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剧照
廉颇大怒,攻打乐乘,乐乘赶紧逃跑。
廉颇逃往魏国大梁。他自以为是名将,但魏国压根不需要他廉颇来添花。
廉颇在魏国国都大梁呆了好长时间,一直都是盘凉菜。魏国根本没有要用他的意思。
当赵国再一次难以抵挡秦国大军的狂风暴雨时,赵王想到了廉颇。
使者拜见廉颇,廉颇为了显示自己的老当益壮,一顿饭就吃下一斗米,十斤肉,还披挂上马,跃跃欲试。没别的,他只是想对赵王说:“赵王,其实我的心里一直装着赵国,我还能行。”
但使者早被赵王的宠臣廉颇的仇敌郭开所收买。
使者回去详细汇报了廉颇的威武,话锋一转又加了一句:“廉颇将军虽然饭量还比较大,但我和他只小坐了一会,他就上了三次厕所。”
呵呵,明显地说人用不成么。
赵王彻底放弃了廉颇。一个屎尿都无法控制的人,怎么去掌控赵国的国运。
楚国又将廉颇请了去,但廉颇始终在楚国碌碌无为,没有什么大的作为。
你以为廉颇老虎变病猫,廉颇只是思念故国,想为故国效力而已。
廉颇最终还是死在了异国他乡,一代名将有力而没处使,这不仅是他自己的悲哀,也是赵国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