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是否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外出务工连续半年以上,或一方外出务工另一方无监护能力,将其托留在户籍所在地家乡,由父母委托有监护能力的亲属或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接受义务教育的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1-是 0-否。
39. 是否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随父母到输入地(同住)并在校接受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1-是 0-否。
40. 是否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指户籍登记在外省(区、市)、本省外县(区)的乡村,随务工父母到输入地的城区、镇区(同住)并接受义务教育的适龄儿童少年。1-是 0-否。
41.是否孤儿: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1-是;0-否。
42.是否享受一补:1-是,0-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高中阶段的学生填写否。
43.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1-是,0-否。是否由政府购买学位:指学生在民办学校就读,但其所需学费部分或全部由当地政府承担。公办学校的学生填写否,民办学校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
44. 是否残疾人:残疾是指在心理、生理、人体结构上,某种组织、功能丧失或者不正常,全部或者部分丧失以正常方式从事某种活动能力。学生基本信息以此确定是否特教学生。1-是 0-否。
45. 是否需要申请资助:1-是,0-否,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填写否,高中阶段的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是或否。
46.是否烈士或优抚子女:以当地有认定资格的部门出具的证明为准填写,1-是;0-否。
学生上下学交通方式
47.上下学距离:填写学生家庭住址与学校之间距离的公里数。
48.上下学交通方式:1-步行,2-自行车(含摩托车、电动自行车),3-公共交通(含城市公交、农村客运、地铁),4-家长自行接送,5-校车,6-其他
49.是否需要乘坐校车:1-是,0-否。
家庭成员或监护人信息
50.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姓名:在公安户籍管理部门正式登记注册、人事档案中正式记载的中文姓名(包括外国人正式的汉字姓名)。
51.关系:家庭成员或监护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51-父亲 52-母亲 61-祖父 62-祖母 63-外祖父 64-外祖父母 70-兄弟姐妹 9-其他。
52.关系说明:关系选择为其他时,填写对关系的说明。
53.民族: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民族,用两位数字代码,如:01-汉族,02-蒙古族,参见《中国各民族代码》。
54.工作单位:填写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工作单位名称。
55.现住址: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现在居住的地址。
56.户口所在地:公安户籍部门确认的家庭成员或监护人户口所在行政区划。
57.联系电话:填写家庭成员或监护人的固定电话号码或手机号码。
58.是否监护人:1-是,0-否,监护人:对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的人的人身、财产和其它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督和保护责任的人。
59.身份证类型:可证明学生身份的证件类型:1-居民身份证;2-军官证;3-士兵证;4-文职干部证;5-部队离退休证;6-香港特区护照/身份证明;7-澳门特区护照/身份证明;8-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9-境外永久居住证;A-护照;B-户口簿;Z-其他。
60.身份证件号:身份证件类型对应的证件号码。
61.职务:家庭成员或监护人在工作单位所担负的工作岗位。
62-73:解释同50-61。
特教学生信息
74. 残疾类型:残疾的分类。1-视力残疾 2-听力残疾 3-言语残疾 4-肢体残疾 5-智力残疾 6-精神残疾 7-多重残疾。特教学生必填项。
75. 残疾证明类型:认定残疾人的凭据,类型包括:残疾证、医院残疾证明、有明显残疾症状。特教学生必填项。
76. 残疾证书号:特指残疾证上的残疾证书号。残疾证明类型为“残疾证”时,该项必填。
77. 特教学生就读类型:特教学生以何种形式接收教育,分为: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特教学校就读、送教上门。特教学生必填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