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孙、刘两家联合抗曹的过程中,鲁肃起了关键作用。他不仅为孙权作了策划,还是孙权意旨的实行者,而且在实行的过程中,善于根据形势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对策。
![历史上真实的鲁肃——三国趣史杂谈](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1_12/24/1640304387hjMeUN.jpg)
鲁肃还实际参加战斗。周瑜为都督指挥作战时,鲁肃任赞军校尉,帮助周瑜策划和指挥,也有不小的功劳。所以,在曹操大败退走后,鲁肃先回东吴,孙权让所有的将领列队迎接鲁肃,他自己也持鞍下马来迎接。周瑜病重,临去世前向孙权推荐鲁肃接替自己,说以鲁肃的智略足当其任。周瑜本人文韬武略皆属上乘,平素一般人是不在他眼中的;东吴将领何其多,周瑜独荐鲁肃,说明鲁肃确实具有过人的才能。
周瑜病死后,孙权即拜鲁肃为奋武校尉,代周瑜领兵。史书记载,鲁肃开始驻扎在江陵,后来下屯陆口,在军中十分有威信,人马由原来的四千余人一下子增加到一万多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后来跟随孙权征战,攻破皖城,又升任横江将军。
在是否借荆州给刘备的问题上,鲁肃的态度与周瑜、吕范等相反,他是主张借的,而反对将刘备扣留起来。他对孙权说:“不可扣留刘备。将军您虽然以神武名世,曹操的势力实在太雄厚了,而您又是刚刚得到荆州,恩德和威信还没有遍布该地,所以应该借用刘备的影响,通过他去安抚荆州的士民。这样就给曹操多树立一个敌人,让我们自己得到一个同盟者,这才是好的计策。”孙权采纳了他的意见。应该说,在这个问题上,鲁肃是有大局眼光的。
【本文摘自《历史上真实的鲁肃》(载于《武汉文史资料》2003年第10期,作者黄忠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