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从婚嫁流程看,没有媒人的婚姻导致怨妇多
古代的婚嫁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诗经《伐柯》就是一首专门讲媒人的诗,“伐柯如何?匪斧不克。取妻如何?匪媒不得。”说的是没有媒人,这婚姻必有坎坷。
诗经女孩这里还是以《诗经》中大家耳熟能详的《氓》举例:“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女子结婚之初,本就无良媒。女孩子也说了,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后面又着急嫁人,又说“请郎君不要生气,秋天到了来迎娶。”女子着急嫁人,结果等来的没有媒人的婚姻,陷入了婚姻的悲剧。
没有媒人,姑娘可不要随便嫁啊。因为谁给聘礼呢?给多少呢?不给聘礼嫁给他,婆家能重视你吗?
5、从功能上看,把女性当生育机器导致怨妇多
古代男人娶妻娶妻,目的是什么呢?主要就是为了女人的子宫来繁衍后代。这从诗经里《周南·螽斯》这首诗中明显看出,“螽斯羽,诜诜(shēn )兮。宜尔子孙,振振(zhēn)兮。”螽斯呢,是一种我们经常见到的动物,就是蝈蝈。据说螽斯一胎可以生八十一子,而且年生两代或三代,反正是个儿孙成群一种动物,人们常以此来祈求多子。
生儿育女是女人的主要任务,而子宫成为一个女人最重要的工具。《甄嬛传》里的皇帝让皇后去螽斯门思过,就是这意思。哪怕是到了今天,如果说一个女人不能生育,那她基本上就告别婚嫁市场了。
6、从外交上看,把女性当联姻工具导致怨妇多
诗经里的庄姜夫人的婚姻是政治联姻,庄姜夫人的娘家齐国,是当时春秋五霸中间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卫庄公当时为了巴结最强大的齐国,才去求婚的。 卫庄公之所以去求这门亲,只是为了外交需要,所以娶回来根本就不理她,始终不和她同居。因此她也一直没有孩子。
庄姜无后,只能让陪嫁妾室生育子女,归她养育。你看贵族女子尚且如此,更何况民间女子呢?所以庄姜以《柏舟》为题,说自己就像柏木做的舟,坚固牢实,然而难以承受重负,在水上四处漂泊,没有依傍。并对丈夫表明了态度:“我心匪石,不可转(zhuǎn)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dì)棣,不可选(qiān)也。”意思是我的心不是石头,也不是席子,岂能按别人的意志行事!我虽不容于人,但我的尊严谁也别想践踏。
她是贵族,面对丈夫的喜新厌旧,移情别恋,她有底气说出这种话,但是在古代男人的爱是女子生活的全部和一生的寄托,失去了娘家的依靠,失去了男人的爱,主人公的痛苦可想而知。
7、从经济上看,女性经济不独立导致怨妇多
古代生产力低下,生产资料紧缺,女人只能依靠婚姻,去改变自己的命运。在嫁人之前,她们本身也没从事什么工作。而嫁人以后,更不能从事什么工作。所以没有经济基础,没有工作,自身没有经济来源,造成女人的社会地位本身就比较低。因此经济不独立也是怨妇诗比较多的原因。
诗经《日月》里写:“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诗一开头托出了一个光芒万丈、广阔辽远的意境:太阳和月亮光辉熠熠,高悬苍穹,照耀着广袤的土地,一切看起来都那么光明、美好。可是就在这个光明的世界里,生活着一个痛苦万分的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