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节前,尤女士和丈夫带着孩子回到苏北的一个小镇上,这里是她丈夫的老家。因在春节前带孩子坐过一趟途经汉口的火车,这次行程让尤女士寝食难安,她怕自己会是一个“潜伏者”,更担心自己会将病毒传染给家人和朋友。
假期里,不少人的朋友圈几乎都被疫情消息刷屏。尤女士也经常在朋友圈更新疫情消息。1月25日,正月初一,她窝在沙发上拿着手机刷疫情新闻,担心自己坐过的那趟火车出现在“有乘客确诊”的新闻中。幸好,没有!
中午12点半,她在朋友圈发了一条疫情的动态。没想到几个小时后,一个陌生又熟悉的头像在这条朋友圈动态下留言,“常州确诊5例?”
“你现在在哪里,看报道是的。”尤女士顺势问,她想起来了,留言者是自己的初中同学孟先生。
“有6年没联系了,我一直以为他已经废弃这个()号了。”尤女士说,孟先生的突然“到访”让她有些意外。毕竟,这位性格比较孤傲,常年不更新朋友圈的老友,甚至早已让她忘记对方还“存活”在自己的通讯录里。
那一天,尤女士和孟先生在上聊了一两个小时。“聊什么?这个时候不聊疫情还能聊什么啊。”尤女士说,疫情似乎成为两个失散多年的好友再聚时打开话匣子的最佳话题,至少这是彼此都关心的话题。
除了疫情,他们也聊了这些年彼此的生活,结婚生子、饲养宠物、对吃野生动物的看法……话题越来越多。尤女士没想到,和好友“失散”这么多年,“再聚”时并没出现传说中的尴尬,这种气氛似乎又让她回到了初中时光。
↑“失联”多年的孟先生在尤女士朋友圈留言。
在尤女士的记忆中,自己和孟先生同班时说话不会超过100句,“我们仅仅同班一年,初一,我14岁,他13岁,懵懂的年纪。”她说,上一次跟孟先生联系应该是在2014年,再上一次是在2011年,当时自己生了孩子,在老家带孩子时曾遇到回乡的孟先生,彼此留了一个联系方式。频率不多的几次联系,都是“简单聊几句,然后消失在各自的天涯”。
尤女士说,她也是这次聊天才知道孟先生和太太这些年在国外工作和生活。若不是这场疫情,远隔重洋的他们或许不会再联系上,而学生时代的同窗之情也会继续埋藏,10年、20年,也可能是永远。
一个突然来电,声声问候与抱歉藏着厚重情意
四川宜宾的罗先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春节期间接到来自海峡对岸的“来电”。
鼠年春节期间,正月初五,一通语音来电突然叫醒罗先生的手机。他拿起手机,头像提醒他这是一位已经一年多没联系的好友:彭先生。
罗先生说,彭先生是台湾人,此前自己因工作上的事情与对方相识,但两人仅仅见过一次面,最近一年多几乎没了联系,只是偶尔会在刷朋友圈时看到对方的动态。
他不知道在这个特殊的时期对方为什么突然联系自己,他带着意外和疑惑。接通语音来电后,彭先生先是关心他和家人最近的身体情况,以及他老家的疫情情况。“就像是老朋友聊天那样,不是客套话,而是发自内心的那种关心。”罗先生说,彭先生比他年龄大,更像是自己的老大哥。
期间,彭先生还询问罗先生是否有准备口罩,称自己原本打算寄一些口罩给他,但去快递公司询问之后,被告知当时还不能寄包裹,这让他对罗先生感到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没有帮上忙”。最后,他让罗先生在疫情期间一定要多保重。
语言通话中,听到海峡对岸的声声问候,罗先生完全没想到这位一年多没联系的朋友,突然来电竟然只是为了叮嘱自己注意安全,并因未能给自己寄口罩而感到抱歉。“说实话,真的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他有这个想法就已经让人感到满满的暖意了。”罗先生说,某种意义上而言,疫情也是对人与人之间情意厚重与否的一次考量。
■专家说
处在特殊时期的个体,会产生对亲情友情的极度渴求
西华师范大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康钊教授认为,在个体的成长发展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社交方面的需求,每个人都可能结交许多同学或朋友,特别是在学生时代。随着学生时代的结束,个体逐渐步入社会并为自己的目标而奋斗,由于工作性质或区域环境等多种原因,同学、朋友之间的联系可能因此越来越少,甚至有时都想不起还有某某同学或朋友。但当个体处在某些特殊时期或不同的人生境遇时,可能会产生更多对亲情和友情的极度渴求,于是通过多种途径联系多年以前的同学或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