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爱尔眼科2019年年报,重庆麦格为爱尔眼科持股95%的控股子公司。而梳理历年财报,2016年,重庆麦格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7010.69万元、505万元;2017年,重庆麦格的营收突破亿元门槛,达1.15亿元,同比增福高达64%,净利润688.93万元,同比增36%;2018年的营收和净利润分别为1.18亿元、1456.39万元,分别同比增长2.6%、1139%。上述数据的变化与桑林的说法有所契合。
启信宝也显示,重庆麦格的司法涉诉一栏中有两条是关于“桑林和重庆爱尔麦格眼科医院有限责任公司侵权责任纠纷相关纠纷”,目前还在一审阶段。
2月27日下午,记者多次拨打重庆麦格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高毛利的屈光手术
2009年,作为首批创业板公司登陆A股后,爱尔眼科便开启狂奔模式。彼时,其在全国12个省份拥有19家连锁医院,营收6.1亿元,净利润9250万元。
如今,爱尔眼科是国内最大的眼科医疗机构,截至2020年11月底,爱尔眼科集团内共有660余家医院机构,在国内有超过550家,海外有100多家,在上市公司体内的有220多家。最近财报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其总营收约85.65亿元、归母净利润约15.46亿元,同比增幅分别为10.78%、25.6%。
爱尔眼科快速扩张的背后是其“三级连锁”模式。一级为临床及科研能力最强的医院,以其作为会诊中心;二级为有一定规模的省会城市的连锁医院;三级为地市级城市的医院,逐级向下提供技术服务,实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患者就诊的便利化。
据桑林介绍,自己就职于重庆麦格期间的主要工作是市场推广。“我那时候长期都在石柱(重庆下辖区县)下乡‘义诊’,实质上是为老年人检查是否有白内障,如果视力在0.5以下,都会建议去医院做手术,因为有医保报销,我们车接车送,引流效果非常好。”
而据爱尔眼科财报披露,白内障手术的项目收入始终排在所有产品收入的前三位。桑林所做的屈光手术则一直排在所有产品收入的第一位。
2016年~2019年,爱尔眼科的屈光手术(准分子手术)收入分别为11.41亿元、19.31亿元、28.12亿元、35.31亿元,在总营收中的占比分别为28.53%、32.39%、35.11%、35.34%,同比增速分别为35.94%、69.23%、45.59%、25.56%;2020年上半年,屈光手术项目的营收为15.41亿元,占比37%。
图片来源:爱尔眼科2019年年报截图
综合上述数据,近年来爱尔眼科屈光手术在总营收占比呈一路上涨趋势。对此,爱尔眼科表示,由于各医院手术量快速增长,同时全飞秒、ICL等高端手术占比进一步提高,屈光项目形成量价齐升的局面,且公司也在对各地县级医院加大屈光科室的建设力度。
桑林表示,爱尔眼科一台全飞秒手术的价格在2.4万元左右,五折后的价格也在1.2万元左右。而据爱尔眼科财报,高价项目也支撑其毛利率持续走高,2017年至2019年,屈光项目的毛利率由52.81%升至57.38%。
此外,牛年开市后的7个交易日里,爱尔眼科的股价由最高点92.69元/股已跌至72.28元/股,总市值跌破3000亿元至2979亿元。
截至发稿,爱尔眼科尚未就上述“前员工自曝”事件公开回应,爱尔眼科董秘吴士君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回应称,爱尔眼科针对任何医疗纠纷都会合法合规地解决。
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