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是象形字。甲骨文、金文都像古人犁地用的工具“耒”的形状。小篆整齐化。隶变后楷书写作“力”。
《说文.力部》:“力,筋也。象人筋之形。治功日力,能圉大灭。凡力之属皆力。”(力,筋肉张缩的功用。像人的筋肉纵横鼓起的形状。能使天下大治的功劳叫力,能抵御大的灾难。大凡力的部属都从力。)
“力”的本义是执耒耕作。执耒耕作需要花费力气,所以引申为力量。如“身强力壮”。也指能力。如“力不从心”。还可以引申为武力、权力。如《孟子,公孙丑上》:“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
“函”是象形字。甲骨文像袋中有箭形,表示盛矢器。金文大致相同。小篆上边讹为弓,已经看不出箭囊装有箭的样子了。隶变后楷书写作“函”。
《说文》无。
“函”的本义为箭匣或箭袋子。引申泛指匣子、袋子。如“书函”、“剑函”。
古代寄信用木函,后来改为纸套信封,故又引申指信封、信件。
用作动词时,引申指装在匣子里。进而引申指包含。如《汉书,礼乐志》:“人函天地阴阳之气,有喜怒哀乐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