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品牌进击 渠道再创新高度
就行业早期环境来看,由于我国对化妆品行业采取了完全放开的策略,因此外资品牌在改革开放后便迅速占领了大部分市场,逐渐在高端领域处于几乎垄断地位。
对于国产品牌而言,慢慢就有了在夹缝中求生存的既视感。2010年之前,百货渠道为国内化妆品销售的首要渠道,但一二线城市的核心商场基本都被外资品牌所垄断,只有少数老牌国产品牌能够入驻。因此,“自然堂”、“珀莱雅”、“丸美”等国产品牌只能另辟蹊径,向三四线城市发力。
2012年之后,一线城市的地产红利开始消失,房租、人员工资的成本不断上升,大众化妆品开始面临开店容易运营难的困境,国产化妆品依靠大规模开店实现快速扩张阶段宣告结束。随后,伴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下沉市场、线上渠道就成为了国产品牌突围的两个关键因素。线上,以淘宝系为代表的线上电商渠道开始崛起。
Euromonitor数据显示,2012-2019年,我国化妆品线上销售规模从258亿元增长至1473亿元,占比从10.2%提升到31.5%,成为化妆品销售第一大渠道。其中,护肤品电商占比达到29.7%,彩妆线上占比更是达到38%。
近两年,相对而言,外资品牌多层级的管理体系下决策相对缓慢,而国产品牌营销方式灵活、终端反应迅速,对社交电商、KOL带货等新型营销模式运营更为娴熟。而珀莱雅对渠道变化的感知最为敏锐,其正是通过先人一步的线上渠道布局,把握住了线上渠道的第二波红利。
《每日财报》到,珀莱雅自去年年底正式布局抖音渠道以来,接连斩获“首个日销突破百万的店家”、“首个日播专场破600万店家”等荣誉。
据飞瓜数据,珀莱雅在抖音美妆品类2-7月累计销售额(飞瓜预估)排名位列第一,2021年6月,单月销售额超过7000万元,今年7月,单月销售额超过9000万元,可见“618”大促结束后,仍保持良好势头。
珀莱雅布局微博、小红书、哔哩哔哩、等多个社媒平台,搭建KOL矩阵引导消费者种草,品牌力逐步提升。截至8月1日,品牌在各大社媒平台声量领跑主要国产与国际美妆品牌,抖音粉丝数突破175万人,微博数量超1.1万条,小红书获赞与收藏达23.9万个。
深化品牌调性 多品牌持续增长
最近几年,随着90、00后为代表的年轻消费者开始成为主力军,为国货品牌的崛起提供了更加友好的土壤。据Quest mobile的研究,中国美妆消费人群中30岁以下人群占比已由2019Q1的60.8%迅速提升至2020Q1的65.1%。
国元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随着Z世代、千禧一代新消费群体的成长、淘宝等核心电商平台的扶持,以及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媒体的渗透,国产美妆品牌正进入发展新周期。
去年下半年开始,珀莱雅开始发力彩妆品牌——彩棠,当年即实现营收1.2亿元。随着营销的持续推进,彩棠三色修容盘已成为网红爆款产品。彩棠品牌的持续向好,预示着珀莱雅在新品牌以及跨赛道运营上的成功可能,公司有望从单一品牌走向平台型公司,提升中长期增长确定性。
目前,珀莱雅已形成具有梯度的品牌矩阵:其中珀莱雅为主品牌,彩棠及悦芙媞为潜力品牌可接力成长,同时有较多孵化期品牌如科瑞肤、INS.BAHA 等。继去年推出红宝石精华和双抗精华大单品之后,今年上半年珀莱雅再次推出红宝石精华2.0、双抗精华二代等全新大单品升级版,均取得不俗业绩,推动公司GMV持续高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