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优势突出。金融机构的需求属性(稳定、安全、长期优质的服务)又使客户更倾向于选择行业领先公司的产品与服务。2021年公司提出“质量第一”的年度主题,着力提升客户满意度及产品质量满意度。
2021年上半年研发费用投入总计8.27亿元人民币,占营收的40.31%;研发人员数量为7148 人,占公司总人数比为 59.8%,无论是研发人员数量还是研发费用投入均在业内处于领先水平。
公司强研发投入带来产品显著优势,结合行业高转换成本,有助于获取存量客户新需求,行业竞争格局良好,最终带来高毛利率及优质现金流。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为 74.33%,Q2毛利率为75.51%,相比Q1提升3.23个百分点。

市场竞争风险方面,公司主要面临互联网金融科技公司、传统金融机构的金融科技子公司等行业新主体的竞争,特别是对于优秀金融科技人才的争夺可能对公司人力资源造成不利影响。对此,公司加强新产品研发、提升员工薪酬水平、制定有力绩效奖励体系、建立多层次中长期激励体系,目前行业地位稳固。
市场可能担心头部企业自建系统等的竞争。实际上,公司与众多有较强IT能力的企业都有合作,比如华泰证券的重要切入点是O45和内存交易,国泰君安的切入点是极速交易,易方达基金的重要切入点是公募智能投顾,合作反而多于替代。
2021年上半年,公司继续推进投资并购工作,收购了恒生利融,并通过恒生利融与Finastra达成战略合作,共同开拓中国大陆和香港地区的资金交易系统业务;控股并购了丹渥智能,补齐公司在智能投研领域产品线。公司继续推进和落实国际化战略,成为马来西亚领先的交易解决方案供应商N2N的重要股东(持股23.657%)。
2、催化剂
对于公司的催化剂,今年有很多,主要涉及所服务客户所在行业的政策及监管情况。
公司属于证券IT行业,持续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红利。近年以来,深证主板中小板合并、公募REITs、公募投顾试点、上交所新债券交易系统建设、银行理财子、北交所设立等金融市场改革政策预计将给公司带来新增系统建设需求。
①深市合并主板与中小板于2021年4月6日正式实施。恒生风险管理系统、风险监控系统、净资本管理系统、证券APP和PC等,针对资讯数据接口、计算口径和逻辑、行情市场分类等进行调整和改造。
②自2020年4月出台公募REITs相关政策后,恒生迅速推出公募REITs整体解决方案,为券商、基金、保险等资产管理机构提供一站式完整服务。此外,REITs基金引入做市商制度,恒生也已经做好了相关技术支持。据统计,恒生电子公募REITs整体解决方案覆盖第一批9家中的近一半。
③2019年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正式启动。恒生已为国联证券、易方达基金、中欧财富等提供了公募基金投顾整体解决方案。方案支持全业务模式,包括管理型的自营模式、渠道合作模式,以及非管理型模式。
④4月30日,上交所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券交易规则》推出全新的独立债券交易系统,夯实债券市场基础设施。
⑤还有最近的,9月2日晚,深化新三板改革,设立北京证券交易所,打造服务创新型中小企业主阵地。
3、业绩
8月25日晚,公司发布2021年中报,2021H1收入20.52亿元,同比 26.72%;归母净利润7.15亿元,同比 108.05%;扣非净利润3.00亿元,同比 4.58%。
Q2收入13.01亿元,同比 17.64%;Q2净利润5.46亿元,同比 40.62%,主要系处置金融资产的投资收益以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所致。受成本费用影响,Q2扣非净利润2.62亿元,同比 2.30%。
今年公司持续加大人员招聘,上半年研发人员数量为7148人,同比增长近43%,研发费用同比 39.57%。
占比最大的大零售IT(36%)和大资管IT(31%)业务依然是公司最主要的收入来源,21H1分别实现收入7.39亿元和6.40亿元,增速分别为22.84%和 34.03%,毛利率分别为71.06%和84.22%,两大业务持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互联网创新业务收入达3.39亿元,同比增长30.25%,毛利率80.50%,以云业务等为代表的创新业务占比稳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