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怎么样越怎么样(越什么越什么造句三年级)
鸣镝声声催征,风展军旗如画。历史从一个个“第一”和探索中开启,军魂在一次次血火考验中锻造:长征路上,张国焘想另立山头,最后成了“孤家寡人”,逃跑时连警卫员都不跟他走;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战场,“嘀嗒、嘀嗒”的电台声就是党中央的声音,全党全军都无条件执行;和平建设时期,在资产阶级糖衣炮弹和各种错误思潮、腐朽文化冲击下,在历次重大政治考验中,全军官兵始终坚定不移站在党的旗帜下……90多年的辉煌征程中,千千万万革命将士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融入血脉,内化为红色基因,外化为自觉行动,矢志不渝听党话、跟党走,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人民军队忠于党的精神丰碑。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外环境,习主席强调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人民军队的建军之本、强军之魂,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指示,通过一系列体制设计和制度安排,使党对军队绝对领导始终坚如磐石。党的十九大将坚持党对人民军队的绝对领导上升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把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写进党章,这既是历史经验的理性升华,又是面向新征程的时代要求。
三军受号令,千里肃雷霆。从召开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掀开新时代整风整训的崭新一页,到召开中央军委党的建设会议部署推动全面加强新时代我军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工作;从严肃查处郭伯雄、徐才厚、房峰辉、张阳案件,到全面彻底肃清郭徐房张流毒影响……这些年,习主席引领人民军队强力推进正风肃纪,及时清除军队存在的严重隐患,有效解决弱化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突出问题。全军官兵不断增强“四个意识”、 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人民军队在浴火重生中向着强军兴军的宏伟目标坚定前行。
使命所系、一往无前——
铁的纪律确保人民军队始终能打仗、打胜仗
“以最快速度拿出疫苗”!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研究员陈薇临危受命,率领科研团队冒着生命危险冲锋在抗击疫情第一线。如山军令前,陈薇誓言:“除了胜利,别无选择。”经过夜以继日攻关,他们研制的新冠肺炎疫苗在世界上首个进入临床试验。
“用最高速度的行军力和坚决机动的手段”夺取泸定桥!
1935年5月,在前有大渡河天险、后有重重追兵的危急时刻,红四团收到了这道简短却又无比艰巨的作战命令。红四团官兵以“要桥不要命”的精神,昼夜兼行120公里,最终创造了22名勇士飞夺泸定桥的军事奇迹。
“最快速度”“最高速度”,这是90多年来人民军队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生动写照,也是对坚决听从指挥、坚决服从军令的始终坚守。
军队是最讲纪律的,纪律严明是战斗力的重要源泉。回首光辉战史,人民军队永远不变的使命和价值在于赢得每一场战斗,而每一场胜利的背后都离不开严明的纪律。
胜利,是在捍卫军令归一、确保军令畅通中铸就的——
古往今来,军令归一才能三军一心、克敌制胜;令出多门必定指挥混乱、难逃败局。新中国刚刚成立,面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形势,党中央顶住压力、凝聚共识,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百万志愿军将士当即统一意志,奔赴朝鲜战场。战争中,毛泽东同志亲自制定“战争准备长期、尽量争取短期”总的指导方针,亲自决策进行重大战役,亲自提出“零敲牛皮糖”等作战方针,对战争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与指挥,通过这场“立国之战”打出了国威军威和民族尊严。一次次的胜利,都反复验证着“军队要有统一的领导和纪律,才能战胜敌人”的铁律。
从1930年中共中央发出通告,明确“一切指挥权完全统一于中央军委”;到解放战争期间中共中央发出《关于建立报告制度》的党内指示,有力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再到党的十八大后,出台《关于全面深入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的意见》,建立请示报告、督促检查、信息服务等工作机制,有力确保军委主席负责制在全军的坚决贯彻落实……我们党始终以铁的纪律保证军队最高领导权和指挥权集中于党中央、中央军委,统御于军队统帅。
四渡赤水,毛泽东同志“平生最得意之作”,是运动战的典范。面对敌40万大军的围追堵截,红军能转战千里、突出重围,既靠出神入化的指挥,也离不开严肃的军纪。军情瞬息万变,红军在崇山峻岭间迂回转移,从上到下军令畅通,战士行军中走丢了也会千方百计归队。个别人埋怨部队尽走“弓背路”“老打圈圈不打仗”,对此,党中央在会理召开会议,重申了纪律,对错误思想进行了严肃批判。正是用铁的纪律捍卫着“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般的“统一行动听指挥”,才有了之后红五军团第37团官兵,刚冒死翻过夹金山,又毫不犹豫返回执行任务,创下“十天三过雪山”壮举;才有了解放战争中,200多万军队在大半个中国南征北战,服从大局、相互协同、千军万马“一盘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