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背景下,上半年佳兆业财务指标反而进一步优化。
其中,被视为行业“紧箍咒”,也是最受市场的“三道红线”方面,企业截至年中净负债率93.7%,实现2017年以来8连降;现金短债比提升至1.53倍;剔除预收账款的资产负债率69.9%,三项关键性数据均达到标准,顺利晋升“绿档”。
在借款余额上,做到了真正的降杠杆,集团有息负债三年增长率仅为3.8%。其中在借款期限上,集团有息负债中一年内到期的债务占比20.2%,相比2020年上半年减少5.8个百分点,债务期限结构优化明显。
在融资渠道上,通过积极拓展境内外融资渠道,目前集团在境内已获银行授信1400亿元,并首次发行了人民币3亿元境内长租公寓专项债;境外除发行优先票据外,也完成了供股,集资约25.9亿港元。
作为企业经营与发展的保障,截至2021年6月30日,集团拥有在手现金487.4亿元,较2020年6月30日增长20.4%,较上年末增长3.4%;速动比例1.94倍,虽较2020年末下降0.05倍,但仍维持较好水平。
此外,在行业内偿债风险不断暴露的前提下,吴建新还表示,企业在财务上一直保持着优良的管控能力,积极主动进行债务管理,平衡债务风险,优化债务结构。集团成立至今,几乎不使用商票融资,反映了集团财务管理长期审慎稳健的思路。
得益于此,截至目前境外评级机构穆迪、惠誉、标普分别维持佳兆业B1、B、B评级,展望稳定;境内中诚信、联合资信、大公国际维持AA 评级,展望稳定。上半年发布首份独立ESG报告,ESG评级处于恒生指数内房股领先水平。
下半年多元化业务或迎来突破
在销售业绩方面,上半年佳兆业实现合约销售额638.5亿元,同比增长77.2%;销售面积380.6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9.6%。
![佳兆业郭英成:未来更看重利润和资金安全](https://images.weserv.nl/?url=https://hzimgs.oss-cn-hangzhou.aliyuncs.com/uposs/2022_01/02/1641068130e3Ss47.jpg)
根据企业年初制定的1300亿元全年销售目标,佳兆业上半年已经完成49%。
佳兆业联席总裁李海鸣介绍称,下半年佳兆业预估可售货值为1270亿,尤其在深圳、广州等核心城市有多个项目陆续入市,因此有充分的信心确保全年目标顺利完成。
在投资策略上,坚持审慎稳健、量入为出的投资策略。
2021上半年,企业通过招拍挂、收并购、城市更新等多元拿地方式相互补充,新拓项目15个,新增土储权益面积246万平方米,新增项目对应货值1031亿元,按权益代价计50%位于一线城市。
截至年中,佳兆业总土地储备约3114万平方米,总货值约7347亿元,其中城市更新贡献土储货值占比约为47%。
佳兆业在粤港澳大湾区的土储货值约5580亿元,占比76%;深圳、广州可售货值约3455亿元,香港可售货值约301亿元,土地储备规模稳中有增,质量不断提高,为业绩持续增长提供强力支撑。
而除地产主业之外,在多元化布局方面,佳兆业集团董事局副主席、执行董事总裁兼麦帆透露,下半年佳兆业新事业业务将迎来多个重要突破,与地产主业协同发展,并逐渐形成新的收入增长点。
如旅游板块,9月2日,深圳佳兆业国际乐园中的儿童世界、水世界将率先开业,未来还有20多个度假项目陆续面市,将打造成为“深圳旅游名片”。
再如教育板块,旗下首家K12国际学校,深圳华朗学校将于9月正式开学,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先进的教学理念,已获得社会热烈
此外,文体科技、商业运营、健康制药等板块,也已在分拆上市的轨道上紧锣密鼓地进行。
郭英成介绍称,在多元领域的发展,佳兆业每年控制在15%以内的投资比例。“因为城市更新很多方面有医疗、教育、科技产业等等,我们自己孵化、自己发展,也能共同跟城市当优秀的公司继续合作。这样更能凸显我们多元的优势,形成互补。”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