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了好吗?时刻准备着,
我们都是共产儿童团。
将来的主人,必定是我们。
滴滴答滴答,滴滴答滴答!
小兄弟们啊?小姐妹们啊!
我们的将来是无限好呀!”

《红孩子》拍出来,是让你不忘革命传统
这首歌曾在上世纪的70年代唱响,很多人曾唱过,不单是我。
歌曲名《共产儿童团歌》,熟悉的作曲家乔羽作词作曲,一部反映苏区红小鬼打白匪老电影《红孩子》里的主题歌曲。

扔下课本,接受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很重视学生的思想品质的培养和教育,在一个进入初冬的日子,组织了全部小学学生扔下课本,去电影院看这部革命传统教育的电影。
小学生人多啊,去电影院三,四里地,浩浩荡荡按班级组织的队伍出发,那样子排列出来,走在乡间的路上,田埂上,太像是一支红色队伍了,印象好深刻。

也不知道他最后怎样了?
电影没看着,同班级一位同学不小心踩着路边湿滑的草苔滑进田间大粪池里去了,一身弄得臭哄哄,半路自己返回,余下的顺利进入电影院闹哄哄的观看这部电影。

红色的后代上演着故事
今天查阅了这个故事的来源,其实故事的内容是真的,真有那么一批红小鬼在红军走后依靠自己打白匪,今天看来就是一份传奇,但你不得不相信,那个时代有很多你想不到的事情在发生。

电影很生动,小演员表情很真实
电影故事内容定格在了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红军北上后中央苏区的一群红孩子们身上。那是中国革命最为艰苦的时期,也最能反映出那个特殊年代苏区孩子依靠英勇机智,继承发扬革命英雄主义的红色精神。
为了挖掘创作素材,乔羽生平第一次渡过长江来到了苏区体验生活,走家串户,听当年“红小鬼”们讲述红军北上后他们那艰苦卓绝的斗争故事。

小游击队员不怕白匪,勇敢和敌人斗争
渐渐地,一个关于当年“红小鬼”的故事在乔羽的笔下诞生了:1934年,红军北上抗日后,江西苏区的李家坳的赤卫队在苏维埃李主席的领导下,上山打游击。李主席的儿子苏保和细妹、冬伢子等一群小伙伴们恳求大人带他们上山未成后,自行在一个山洞里组成了一支少年游击队,与盘踞在李家坳的白军和反动势力展开斗争。他们勇敢机智地夺枪支、贴标语,并在“李公公”领导下.浞人反动武装靖卫团,巧妙地救出了被捕的李主席,还打死了追捕他们的敌团长黄静波。在严酷的斗争面前,红孩子们在血与火的洗礼中茁壮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