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金华府下辖了金华县、兰溪县、东阳县、义乌县、永康县、武义县、浦江县、汤溪县等8个县,因此,出现了“金华八婺”的说法。17世纪中期,清朝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以后,进一步调整了各省的区划。最后,形成了大清内陆18个省的区划。在清朝统治时期,浙江各个府的区划调整并不大,基本上仍然是原来的模式。
1912年,清朝灭亡以后,我国进入了军阀混战的阶段。浙江省的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各地军阀反复争夺,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一转眼到了建国初期,随着局势的稳定,我国进入了经济发展、战后重建、恢复生产的阶段。一系列的重要项目,陆续在浙江各地开始。当时,在浙江各地设立了一系列的专区,例如宁波专区、温州专区、金华专区等等。
金华专区刚刚设立的时候,下辖了2个县级市、9个县,总计11个市县,分别是:金华市、兰溪市、金华县、磐安县、永康县、义乌县、东阳县、兰溪县、武义县、浦江县、汤溪县。1950年,建德专区被撤销以后,下辖的建德县、淳安县、寿昌县、遂安县,划入了金华专区管理。与此同时,兰溪县级市被撤销,并入兰溪县管理。
此时,金华专区下辖了1个县级市、13个县,总计14个市县。1952年,丽水专区下辖的缙云县划入了金华专区管理,金华专区下辖了1个县级市、14个县。1953年,金华市调整为省直辖市,与此同时,诸暨县、桐庐县、分水县划入了金华专区管理。此时,金华专区的管辖范围很大。到了1954年,建德专区重新设立。
金华专区的建德县、淳安县、遂安县、分水县、桐庐县、寿昌县,划入了建德专区管理。同一年,衢州专区被撤销,原本下辖的衢县、江山县、龙游县、宣平县、松阳县、常山县、遂昌县等7个县,划入了金华专区管理。此时的金华专区,一口气下辖了18个县。到了1957年,金华专区的诸暨县,划入了宁波专区管理,金华专区的下辖县,下降为17个。
1958年,金华专区的区划调整非常大。首先,建德专区下辖的桐庐县、开化县、建德县、淳安县等4个县,又一次划入了金华专区管理。随后,金华专区下辖的汤溪县、宣平县、松阳县、龙游县、磐安县等几个县被撤销,并入了周边的各个县。到了60年代前期,金华市被撤销,并入了金华县管理。下辖的遂昌县、缙云县,划入了丽水专区管理。
下辖的建德县、淳安县,划入了杭州市管理。截至60年代中期,金华专区总计下辖了11个县。60年代末期,全国所有的专区更名为地区以后,金华专区更名为金华地区。进入70年代末期,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为了适应时代的需要,很多省份的区划,都出现了大规模的调整。其中,部分地区陆续更改为地级市,部分县级市陆续设立。
鉴于金华的重要性,1979年,重新设立了金华县级市,仍然隶属于金华地区管理。1985年,金华地区被撤销,设立了金华地级市和衢州地级市。金华市区设立了婺城区。与此同时,兰溪县被撤销,设立了兰溪县级市。金华地区下辖的金华县、永康县、武义县、东阳县、磐安县、义乌县、浦江县,划入了金华地级市管理。
至于其他几个县,划入了衢州市管理。随着金华市的持续发展,在八九十年代,义乌县、东阳县、永康县被撤销,设立了义乌县级市、东阳县级市、永康县级市。此时的金华市,下辖了1个区、4个县级市和4个县,总计9个区县。随着金华市区的进一步扩大,城市人口的进一步增加。2000年,金华县被撤销,设立了金东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