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有消息称,联发科第四季度为中国手机厂商完成的订单显示出放缓的迹象,相关人士判断联发科今年第四季度营收或将出现一年多来的首次下滑。面对全球的“芯慌”现象,联发科却出现营业额下滑现象,这其中原因耐人寻味。

01
山寨机起步
多年来屡次冲击高端市场梦未成
说起联发科,很多人会将它第一时间与“山寨机”绑在一起,联发科成立于二十世纪90年代,但早期其业务并不是手机芯片,而是一家DVD芯片企业。1999年,那时的联发科还只是一家研发光盘存储技术和DVD芯片的厂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将DVD内分别承担视频和数字解码功能的两颗芯片整合到一颗芯片上,并提供相应的软件方案,受到当时DVD厂商的大力追捧。当时的山寨机几乎标配联发科芯片,联发科也因此获得了”山寨机之父“的称号。

虽然起步山寨机,但是这么多年来联发科从来就没停下冲击高端市场的脚步。
2013年11月,联发科发布了全球首款八核处理器MT6592,打算凭此进军高端市场。种种数据显示,联发科目标很清晰就是在对标骁龙800,但结果却是被骁龙800秒杀,而搭载了MT6592的红米Note也只卖到799元。

2015年4月,联发科抓住了骁龙810“高烧不退”的弊端,推出Helio X10,准备再次进军高端市场。但最终因为Helio X10 GPU性能拉垮、WLAN断流等问题再次错失机遇。
2016年,不甘心的联发科又推出了Helio X20,主打“十核”噱头。但还是因为落后的20nm这个大坑,导致其手机高热,单个CPU负载过高,其他CPU处于锁核状态,在骁龙820面前毫无还手之力。联发科也因此留下了“一核有难,九核围观”的世界名梗。

2017年,Helio X30来袭,依旧采用十核设计。当年,这款芯片获得了魅族的支持,在其旗舰产品魅族PRO 7系列上采用,也是首款采用Helio X30的旗舰手机。但是遗憾的是这款产品以销量惨淡而告终。
直到2019年11月,联发科终于发布了全球首款集成式5G处理器——天玑1000。而等到2020,联发科更是如同打了鸡血一般,连续发布了720/800U/800/820/1000 等多款5G处理器。伴随着5G的推行,联发科拿下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但是屡次冲击高端市场,始终都没有如愿。

02
低端利润空间小,
投资芯片利润相当于卖“肥皂”
很多人都很清楚,低端市场芯片的利润其实极低。“所有的东西都比芯片更容易产生回报及高利润率,你进入芯片领域和进入其它如卖肥皂等领域有差不多的利润。”原IDG资本合伙人、火山石资本创始人章苏阳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