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知章肚子里的酒水和墨水都不少。
别人找他求字,他总是直接问:你准备了多少张纸?
十张?小菜一碟。
他总是一手拎酒壶,一手在纸上笔走龙蛇。时不时还喝两口补充下灵感。
别人给他十张他就写十张,给他二十张他就能写满二十张。
每每写完,他都会潇洒一挥:拿去!那叫一个慷慨畅快!
“走,老兄,咱一起出去逛逛。”
听到贺大人又在约张旭出去逛了,仆人不禁心里直只念“阿弥陀佛”。
原来这两人背着酒出入民间,酒酣兴致,总爱到处“涂鸦”。
“这扇墙够白,够平,嗯,不错,就它了!”
两个书法大家也顾不上环保与否,龙飞凤舞地先施展艺术再说。
写得那叫一个酣畅淋漓。
刘禹锡曾在洛阳发现贺知章写的题壁,只恨自己生得太晚,于是写下诗作致敬:
洛中寺北楼见贺监草书题诗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02
狂而不傲,才能朋友遍天下。
曾国藩说:天下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
贺知章作为一个四朝元老和一个极富盛名的学术前辈,就从来不以“傲”示人。
他不仅有着“一眼识别千里马”的慧眼,还有着欣赏、珍爱才子的气度。
天宝元年(742年),贺知章与一个潇洒俊逸的青年擦肩而过。他立马感觉到了“此人不凡”。
这个人正是多次干谒无果受挫的李白。当他得知大名鼎鼎的贺知章就在他面前时,他恭恭敬敬地递上了自己的诗作《乌栖曲》、《蜀道难》。
才读几句,贺知章就惊得拍案而起,大呼妙哉啊!
“这是人写的吗?!
你简直就是天上贬下来的仙人啊!走,咱喝酒去。”
作为一个资深老前辈,愿意如此抬举后辈,说明他真的是有气量。
推杯换盏之间,两人相谈甚欢,相识恨晚。
喝得兴起了,老贺大叫一声:“老板,再拿酒来!”。
“客官,十两银子!”
老贺一摸腰间,尴尬了。没带钱。
很快,他又摸到了一个金龟子。